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陈林雪 林炫琪 梁沛欣)在消费市场变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学院“善悦”社会实践服务队有幸采访到瑞岭村的党支部书记姚标民。作为瑞岭村的带头人,姚书记不仅是村委各项工作的核心推动者,更肩负着引领村民致富、推动乡村发展的重任。本次访谈,姚书记将为队员们深入解读瑞岭村委如何通过搭建合作社平台、创新销售模式、推动文旅融合等系列举措,致力于将瑞岭村的传统盆景产业打造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图为采访姚标民书记。供图 吴佳霖

合作社搭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姚书记在专访中强调,为破解村民分散经营、市场竞争力弱的困境,瑞岭村委高瞻远瞩,主动作为,牵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公益平台正是村委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支持的核心载体。村委定期举办盆景修剪、造型设计等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指导,提升了村民的工艺水平。同时,村委联合媒体对优质作品进行专题报道,并举办“盆景艺术节”等活动,有效扩大了当地品牌影响力。为解决销售难题,村委搭建了线下展销平台,集中展示村民作品,并积极对接电商渠道,帮助农户拓展市场。

图为盆景造型。供图 吴佳霖

双轨运营:家庭模式与公司模式并行

在村委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带动下,瑞岭村的盆景产业逐渐摆脱了“单打独斗”的局面。为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村委审时度势,创新性地推出了“家庭作坊+企业化运营”的双轨模式。姚书记详细阐述了这一模式的运作精髓:一方面,鼓励村民利用庭院培育小型盆景,以亲民价格为主,适合线上销售;另一方面,引入企业投资,开发高端盆景艺术品和大型景观工程,瞄准酒店、文旅项目等高端B端市场。这种差异化策略成效显著,在村委的积极引导下,目前村内已形成从“几十元小盆栽”到“万元级收藏品”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更是突破10亿元大关,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图为瑞岭村取得的成就。供图 吴佳霖

电商赋能:破解“运输难、销路窄”痛点

随着双轨运营模式成熟,线上销售成为拓展市场的必然选择,村委也因此着力破解盆景运输和销售的难题。针对盆景运输损耗大、传统渠道受限的问题,村委重点布局电商领域。姚书记强调,村委开设免费电商课程,教授村民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技能,培训学员覆盖18至60岁的从业村民。在物流环节,与专业企业合作定制防震保湿包装,提升了运输存活率。还创新推出"DIY盆景材料包",吸引年轻消费者参与创作,成功拓展了线上客群。

图为姚书记介绍盆景。供图 吴佳霖

文旅融合:打造“盆景+”生态圈

立足瑞岭村深厚的百年盆景文化底蕴,村委高瞻远瞩,正积极推动盆景产业向文旅深度融合方向延伸。姚书记表示,村委已着手规划建设集观赏、体验、研学于一体的盆景主题公园,旨在吸引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同时,村委鼓励村民将庭院改造为“盆景民宿”,让游客体验盆景制作、养护等特色项目。村委还积极探索跨界合作,与佛山陶瓷企业联合开发"盆景艺术摆件",开拓"艺术+实用"的新消费场景。

图为采访过程。供图 吴佳霖

在消费市场变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推动下,以姚标民书记为代表的瑞岭村委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为发展目标,通过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成功推动盆景产业实现从传统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化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通过建立博士工作站、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拓展跨境电商等举措,不仅让百年盆景技艺焕发新生,更探索出“小盆景大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瑞岭村的成功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这充分证明,只有立足乡土特色、激活文化基因、创新产业形态、培育专业人才,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炫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炫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