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求是共进社团与“微光助红援,星芒护青禾”志愿服务队组成12人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谭硕、张婧雯的带领下,走进宜宾市翠屏区龙峰村村委会,开展“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温情陪伴、助力成长”为核心,为当地小朋友带来了一场集交流互动、知识普及、素质拓展于一体的成长盛宴,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儿童的假期添彩。
▲图为“微光助红援,星芒护青禾”志愿服务队与求是共进社出征合影
初见:校村联动 共启温暖篇章
7月14日上午9点,实践活动在一场热闹的见面会中拉开序幕。龙峰村村委书记段丽首先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到:“乡村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成都工业学院的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陪伴与希望,相信这次活动能成为孩子们假期里最珍贵的记忆。” 随后书记段丽与团队指导老师谭硕展开深入交流。书记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双方重点讨论了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实践顺利进行。书记期待团队能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小朋友们综合能力,助力乡村发展,团队也表态将全力投入,为龙峰村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的见面会
▲图为龙峰村村委书记段丽与团队指导老师进行交流
见面会上,志愿者们通过趣味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歌曲、小游戏)等破冰环节,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村委会活动室,原本陌生的氛围瞬间被温情与活力取代。志愿者代表表示:“我们带着真诚而来,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偶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陪他们学知识、玩游戏,更想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图为小朋友们进行自我介绍
守护:急救知识进校园 筑牢安全防线
“如果看到有人晕倒,第一步要做什么?”7月15日上午,龙峰村村委会的活动室里,一场生动的红十字急救知识普及课正在进行。志愿者结合策划书中“生命守护课堂”的专业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基础急救知识,通过动画短片展示急救场景,并现场演示绷带包扎的步骤。 此次急救课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安全第一”的种子,正如指导老师谭硕所说:“乡村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需要重点关注,这样的课程能让他们在遇到意外时多一份底气,这也是我们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
▲图为志愿者进行急救包扎教学
▲图为小朋友们进行海姆利克急救法实践体验
陪伴:多维关怀暖童心 助力全面成长
这几日,实践团队从学业、健康、心理等多维度为孩子们提供关怀。每天清晨,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做早操——伸展、跳跃、慢跑,简单的动作让孩子们活力满满,既锻炼了身体,也开启了元气满满的一天,这与出发点中“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的理念相呼应。 午后的功课辅导时间,活动室里格外安静。志愿者们一对一坐在孩子们身边,耐心解答数学难题、指导语文背诵,还针对暑期作业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 而“心连心绘画”活动则成为孩子们表达情感的“窗口”。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分发画纸和彩笔,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家”。有的孩子画了一幅全家福,有的画了和志愿者一起做游戏的场景,还有的在画纸背面写下稚嫩的思念。志愿者们认真倾听每幅画的故事,并用温暖的话语回应,正如策划书中提到的“通过绘画搭建情感表达桥梁,助力心理健康成长”。
▲图为“心连心'活动成果展示
▲图为志愿者们进行功课辅导
结语:青春力量续温情 期待更多精彩
相处时间虽短暂,却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温暖的印记。龙峰村村委书记感慨道:“这样的活动让村里的孩子感受到了陪伴的快乐,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的担当。”实践团队成员也表示,将把这几日的收获化为动力,后续将继续结合“微光助红援,星芒护青禾”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为龙峰村的孩子们带来更多元、更持续的关怀。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据悉,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将持续推进“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让乡村儿童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共同书写校地协同育人的温暖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利萍 孙浩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利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