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展现青年大学生实践风采与青春担当,巩固拓展校地共建成果,2025年7月17日下午,四会市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集市活动在肇庆市四会市吾悦广场举行。
七月骄阳似火,青年集市上的青春热浪更甚。在四会市团委的带领下,广东财经大学、肇庆学院、广州华商学院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队员们齐聚一堂,用农产品、文创产品和IP周边讲述着这个夏天的动人故事。当四会市团委领导对各支队伍的实践精神给予高度肯定时,团队成员们看到的不仅是对青年学子的鼓励,更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时代命题的生动诠释。在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对话中,年轻人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服务人民,在知行合一中完成了从书本到实践、从理论到行动的跨越。
▲图为领导发言
田间挥汗凝智慧实践扎根结硕果
“实践精神是当代青年最宝贵的品质。”四会市团委领导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的这一观点,道出了百千万工程的核心价值。乡韵青旅实践团展示的“夏和和”钥匙扣、鄂莲6号莲藕、砂糖桔果汁等产品,体现了团队将乡村特色与创意设计结合,让每一份农产品都承载故事,让每一份创意都扎根黄田!
▲图为乡韵青旅实践团展示的产品
在黄田镇的日日夜夜,队员们发现当地莲藕产业面临品牌缺失的困境,便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出憨态可掬的莲花莲藕形象“夏和和”;了解到黄田镇当地“中国柑桔之乡”的赞誉,有着悠久柑桔种植历史与优质的柑桔资源,便依托当地特色,公益宣传四会市飞凰饮料有限公司推出的饮品。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对领导“运用所学服务社会”要求的最好回应。
实践淬火炼青春创新扎根解民困
这种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建立在对地方文化深入挖掘基础上的再创造。正如领导所言:“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队员们白天走访农户了解生产痛点,晚上夜战设计解决方案,在数次尝试与失败后,传统农产品穿上了“新衣”,走出了新路。这种扎根现实的创新精神,远比书本上的案例分析来得更为珍贵。
百千万工程对青年学子而言,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人格的淬炼。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队员们经历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从“索取者”到“奉献者”的心态蜕变。领导强调的“做一个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具体而生动。在四会市黄田镇的田野间,乡韵青旅团队员们学会了谦卑,懂得了感恩,理解了责任,这些品质的养成,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根本,也更为持久。
▲图为队员宣传产品
知识化能泽乡土青春点亮振兴路
在本次青年集市的现场,江主任等黄田镇乡村振兴基地领导对乡韵青旅实践团数天以来的表现和对现场黄田镇摊位的运营表示了肯定。
青年集市的摊位终将撤去,但百千万工程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乡韵青旅实践团的故事未完待续,当代青年的成长路径不应局限于校园的围墙之内,而应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当我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的能力,当创新思维遇上乡土中国的实际需求,青春便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领导对突击队的赞扬与肯定,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征程的期许。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年大学生更应牢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继续以乐于学习的态度汲取智慧,以敢于创新的勇气突破边界,以勇于实践的精神服务社会,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师合照
图片 | 欧欣怡
撰文 | 赵悦
初审 | 曾浩源 林思琦 欧欣怡
终审 | 莫锦陶 刘吉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思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思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