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深度挖掘惠州樟浦村优秀家风文化内涵,以实际行动推动良好家风与社会文明建设同频共振,2025年7月8日,“忆樟浦”青年突击队队员走进樟浦村,开展“走村入户传家风,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此次行动以关爱孤寡老人、高龄长者及困境儿童为切入点,通过物资帮扶与情感陪伴,既传递社会温暖,更在走访中感悟、传播樟浦村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以青春力量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活动当天,青年突击队队员在村干部带领下分组入户,穿梭于樟浦村的街巷院落,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倾听感受家风。每到一户,队员们都以拉家常、问冷暖的方式,深入了解特殊群体生活状况,同时从细节中捕捉樟浦村家风文化的鲜活印记。

砺志破残障,坚毅筑家风

在困境儿童家中,团队成员与其亲切交流日常生活情况。交谈中了解到,尽管身体存在残疾,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游戏代练增加收入,努力改善生活。他这种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为自己的生活撑起了一片天,也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让队员们深受触动,深刻体会到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困境儿童的情况

一屋见风范,整洁传家声

走进92岁的独居老人朱奶奶家中,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家居环境令人赞叹不已。地面清扫得一尘不染,家具摆放得整齐划一,各类物品分类收纳得井井有条。岁月虽在朱奶奶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她对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对家居环境的精心打理,无不彰显出她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

▲图为团队成员与朱奶奶一同交谈

在与朱奶奶的交流中,大家了解到了老人背后的故事。从年轻时辛苦操持家庭,到如今依然守护一方整洁。朱奶奶始终秉持着“过日子就得有个过日子的样”的朴素信念。这种勤劳、自律的生活作风,不仅是她个人的生活准则,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家庭的优良作风。通过日常点滴,朱奶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给晚辈,让优良家风在家族中代代传承,成为维系家庭情感、凝聚家族力量的精神纽带。

▲图为朱奶奶与团队成员告别

岁月念亲恩,守望续家情

来到90岁高龄的张奶奶家中,窗明几净的屋子便让人感受到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认真。在交流中得知,张奶奶的儿子长期在香港工作,因距离遥远,难得回家陪伴;更让人揪心的是,她的女儿此前因癌症不幸去世,如今老人常独自生活,对陪伴的渴望藏在话语间。队员们围坐倾听老人回忆往昔,感受她对家人的牵挂与祝福,深刻体会到:家风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更是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在守望相助中凝聚着家族的温暖与力量。临别时,张奶奶紧握队员双手致谢,这份双向的情感传递,让“尊老爱老”的家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共同聆听张奶奶的故事

“忆樟浦”青年突击队负责人苏宛仪表示,此次活动是突击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理念的生动实践。樟浦村的好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青年一代有责任将其传承弘扬。活动中,队员们既以物资帮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更以记录、传播的方式,让樟浦村的家风故事走出村落,感染更多人。未来,突击队将持续关注樟浦村特殊群体,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开展常态化帮扶,让青春力量成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温暖底色”。

▲图为团队大合照

此次走访慰问,既是一次爱心传递,更是一场家风巡礼。“忆樟浦”青年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当青春力量与优良家风相遇,便能激发出改变社会、温暖人心的强大动能,让文明新风在基层沃土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撰文 | 苏宛仪、郑源

图片 | 田甜、陈煜晴

审核 | 林培浩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宛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宛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