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悟红医精神、明晰医者使命的时代内涵,让“人民至上”的信念从史料记载变为当代医学生的思想自觉,将其传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近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红医逐梦,医路引航”实践团聚焦追寻红医足迹、传承红医精神,紧扣“寻根·体悟·践行”行动逻辑,以实地探访、对话传人、健康服务为路径,在福建省漳州三县五村奏响了一曲赓续红色血脉、坚守医者使命的奋进乐章。
寻根红魂,方能锚定精神坐标。走进车本村革命旧址,革命文物静静陈列:斑驳的铜锁锁住了烽火记忆,磨损的背带里藏着“背着药箱打游击”的峥嵘岁月。成员们在沉浸式党课中触摸历史温度,从锈迹斑斑的医疗器械到泛黄的诊疗记录,红医“救死扶伤”的誓言在战火硝烟中愈发清晰——这既是红医精神的根脉,更是医者初心的源头。而与优秀校友、全国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陈伟琳的深谈,则让这份根脉有了具象注解:27年坚守山区,“摔进泥坑先护药箱”的本能、“为孤寡老人建健康档案比自家账本还细”的执着,让“人民至上”的红医内核从史料记载变为可感可触的日常。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山城烽火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优秀校友陈伟琳交谈
循着根脉体悟精神,更要以行动践行传承。实践团将感悟化为躬身实践:在漳州三县五村,为200余名村民测血压、查血糖,发放300余份健康手册,针对农村地区高发的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开展专题宣讲;结合专业优势为老年群体做脑健康筛查,用量表评估与智能设备筑起认知障碍防线;更跟随陈伟琳入户随访,体验乡村医生走山路、访病患的日常,在泥泞田埂间读懂“把诊室建在群众身边”的深意。从文献里的红医故事到指尖的血压仪,从史料中的革命誓言到村民眼角的笑意,实践团用专业服务让红医精神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村民进行脑健康筛查
▲图为实践队成员跟随优秀校友陈伟琳入户
此次实践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从寻根红医历史到体悟为民初心,再到践行医者担当,实践团既触摸到了红医精神的历史厚度,更明晰了当代医学生的使命坐标。未来,学校将继续以红医精神为指引,让“救死扶伤、人民至上”的信念融入学医之路,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程中续写红医新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君 廖思涵 张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思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