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张增智)为积极响应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麦田里的螺丝钉” 突击队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将“岭南麦田写青春,螺丝钉精神筑百千万” 作为行动核心,走进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邓村,通过开展义教科普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出征合影留念

初到邓村,队员们第一时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访村委会及周边村落,实地熟悉村容村貌与人文环境,认真倾听村民的日常与需求。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记,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当地发展需求一一记录,为后续科普课堂、文化活动、公益服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访调研

走访结束后,队伍在村委会开展了本次三下乡的首场暖场活动。由徐鸿扬队员带来一曲动听的葫芦丝独奏,悠扬婉转的旋律在夏日午后回荡,吸引了村民和孩子们驻足聆听。熟悉的民族乐声拉近了志愿者与村民的距离。

科普音乐葫芦丝演奏

在赵永豪老师的课堂上,一辆辆小巧灵活的智能车模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赵老师从最基础的编程原理讲起,带领大家一步步学习如何为车模“下指令”。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互相讨论,动手实践,当看到程序运转成功让车模精准转弯、自动避障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与惊叹。“原来,代码可以让车跑起来!”不少孩子第一次意识到,科技离他们并不遥远。

科普智能车模程序编制与调试

在陈佩佩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了数字油画DIY。看似复杂的油画作品,在老师的细心讲解和示范下,化作一块块标记好的色块与手中的画笔紧密相连。大家围坐在一起,蘸颜料、涂色块、描轮廓,稚嫩的画笔在画布上流淌开来,一幅幅绚丽的作品逐渐成形。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小小艺术家,用五彩斑斓的色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在创作中收获了专注与自信。

科普数字油画DIY

郑皓元队员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无人机课堂。面对村里难得一见的“飞行器”,大家一开始都显得好奇又小心。郑皓元先从无人机的结构、动力和飞行原理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航空知识,带领孩子们体验无人机飞行和简易操作。当无人机缓缓升空,盘旋在村庄上空时,孩子们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仿佛看见了更远的天空和无限的可能。

科普无人机结构讲解与飞行展示

科学素养不仅体现在动手能力,更关乎生活安全。骆建祥老师结合村里日常生活实际,重点讲授了火灾成因、紧急自救、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消防知识。大家不仅认真听讲,还在现场分组体验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扑灭模拟火源,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应急技能。“防患于未‘燃’,从自身做起。”孩子们和村民们纷纷表示,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份守护家园的责任感。

科普消防安全知识与灭火器的使用

青春的火炬在田野间灼灼燃烧,乡村振兴的步履在阡陌上坚定向前。“麦田里的螺丝钉” 突击队的队员们以实干注解青年担当。这份 “三下乡”的经历,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播种,更是一场初心的淬炼。它将持续激荡在队员心中,指引着他们未来继续以专业为笔、以热忱为墨,在祖国大地的广阔画布上,续写更多关于成长与奉献、关于青春与振兴的动人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增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增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