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深团队成员对中华优秀文化瑰宝之一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近日,蚌埠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千年药都亳州韵,岐黄薪火华夏魂”科普推广教育实践团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康美中药材市场、建安文化广场等地,进行实地探访和采访拍摄加深文化理解,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视频、照片等方式展现所见所闻,让淳淳药香飘散。

与时俱进有创新,文化注入新活力

新旧交替往往随着时代变迁进行,纵观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新一代文化传承者创新性继承了中医药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团成员为探索拍摄中医药的创新,前往一家中药奶茶店——“华佗华一堂”,这里的奶茶是以中草药泡制而成的茶汤与牛奶混合制成,牛奶的醇香巧妙的冲淡了中药茶汤的苦涩,更为广大人群所接受。中药手串、项链、香包等将中草药进一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将中医药文化更好的延续传续下去。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经营人员将药材提取液与牛奶混合的过程 (束瑞凡 供图)

图为金银桑叶菊花茶制作成品与中药原材料的同框图(赵金琦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华佗华一堂的合体照(束瑞凡 供图)

数年交情方熟知,药效地域分明细

“高山云雾出好茶,平原沃土长好棉”茶树喜湿润山区,棉花需平原肥沃土壤。中草药的种植也具有地域特色,需要考虑气候、土壤等多重因素,将不同地域的同种中药熟练度区别开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实践团前往一家石斛专卖店——石斛记,店内只售卖石斛一味药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却都属于石斛,在这里,实践团成员对石斛记老板进行了采访,从老板口中得知了更多关于石斛的有关知识,正如苏轼诗云:“石斛花开金作屋,玉人何处教吹箫。”石斛不仅是药材,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石斛记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可以看到一株小草如何连接古今,成为健康养生的珍贵资源。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石斛记老板的记录(赵金琦 供图)

药食同源是是古语,奇妙组合有良效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药膳即通过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是中医学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以及前人经验中总结所得,对中国人民健康长寿以及世界保健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实践团成员前往亳州有名的药膳饭店之一——怀养堂进行了探访学习,药膳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理论、中药药性及配伍等理论为指导来配制,且要考虑味道是否能为广大人群接受,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芍花鸡的制作原理、功效以及食用方法,亲身体验学习让团队成员对中医学兴趣盎然。

 图为烹煮中的药膳芍花鸡(束瑞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怀养堂的留影(束瑞凡 供图)

药香四溢飘千里,闻名市场在亳州

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疟疾的治疗做出巨大贡献。中草药的奥秘无穷无尽,中草药知识是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为了解更多中草药知识,实践团前往康美中药材市场第九号区进行拍摄与学习,清晨的热闹市场景象 —— 满载药材的小型铁皮箱整齐排开,商户们忙着分拣、称重,空气中弥漫着药材香,实践团成员连续参观多个商户店铺,在货架间穿梭,从常见的滋补品到珍稀的药用植物,每一味药材都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千年智慧。

图为店铺老板筛选药材的场景(束瑞凡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药材老板的介绍下购买金银花的场景(束瑞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集体合照(束瑞凡供图)

团队成员表示,在此次科普推广活动中深刻感受到,小小的药材里,藏着城市的生命力、国家的文化力,更有着惠及全球的民生温度,这里的每一株药草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更是时代和世界之间纽带,在今后团队也会继续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致力于中国梦的实现,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讯员 叶佳丽)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佳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佳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7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