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经济困难不应成为求学路上的“拦路虎”。为深入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佛山大学“和光同尘”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惠东高级中学,开展主题为“国家资助伴成长,助学政策助成才”的资助宣传与问卷调研活动,点亮学子追梦之路的“引航灯”。
▲图为实践队在惠东高级中学大门合照
资助宣传走进校园,倾听需求暖人心
为深入了解高中生对国家助学政策的认知程度,实践队围绕“宣传+调研”双轮驱动的模式,走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与问卷发放活动,积极搭建政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活动开始前,实践队成员在学校教师的协助下完成签到、资料分发和场地布置,并设置政策宣传展板与问卷填写专区。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内容安排紧凑,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
首先,实践队围绕《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进行图文并茂的展板宣讲,系统介绍了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政策内容,并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还款方式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们对国家助学体系有了初步且全面的认识。
“之前一直以为贷款很麻烦,原来申请流程比想象中简单!”一位高三同学在听完讲解后说道。
▲图为队员在资助宣传展板前向同学耐心讲解相关政策内容
问卷调研,倾听学子真实心声
为更深入了解学生对资助政策的认知程度及实际需求,实践队自主设计并发放《国家资助政策与助学贷款政策问卷调查表》,问卷涵盖三大核心板块:政策知晓度、需求情况调研、建议与反馈收集。
在发放问卷过程中,队员们主动引导、逐一讲解,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现场解答。许多学生在填写问卷后,主动与队员交流,表达对资助政策的认可与希望,并期待高校能在他们今后求学路上提供帮助与支持。
实践队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政策有初步了解,但在申请程序、资助金额、后续还款等方面存在一定困惑。这些问题为今后的政策优化积累了宝贵的基层数据支持。
▲图为队员在校园内流动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
除纸面问卷外,实践队还设置了“有问必答”咨询摊位,为对助学政策有疑问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并发放《国家资助政策明白纸》《资助申请小贴士》等宣传材料,方便学生与家长后续进行了解。
为增强活动趣味性,团队还精心准备了印有激励语的明信片与纪念小礼品,凡参与答题或留言的同学皆可领取。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形式既轻松又有温度,真正做到了“政策走心、宣传入心”。
▲图为队员在资助咨询摊位为填写问卷的学生答疑解惑
▲图为学生认真阅读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手册
总结反馈,推动资助宣传提质增效
在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对回收问卷进行了初步整理与分析,发现学生们普遍希望学校能在高三阶段就开展助学政策宣讲,并增加真实案例分享,以增强共鸣。队员们表示,这些反馈将为今后助学政策宣讲和服务形式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活动也得到了惠东高级中学师生的高度评价,校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实践队伍的合作,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提质增效,构建更加完善的帮扶体系。
▲图为资助政策宣传摊位前的合影
青春担当,走好资助宣传“最后一公里”
此次“和光同尘”资助下乡实践活动,不仅帮助中学生了解政策、坚定信心,也锤炼了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责任,用专业知识搭建起国家与学子的信任桥梁。正如一位实践队成员所说:“希望能把这份政策的温度带给更多学生,真正让资助成为他们人生梦想启航的助力器。”
未来,期待国家资助政策不断优化完善,覆盖面更广、操作更便捷、宣传更深入,真正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让经济困难不再成为求学路上的障碍,让每一份梦想都能在阳光下自由生长。
撰文 |陈昕昱
图片 | 李世炎 张钊伟
一审 | 梁衍恩
二审 | 陈佳淳 张荣浩
三审 | 陈晓龙 黄春栩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春栩 陈昕昱 梁衍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春栩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