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校与高中育人与教育实践创新,促进合作交流,6月28日,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融水苗乡振兴行”实践队联合融水中学开展实践活动,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暨“荣誉结对帮扶计划”启动仪式,西工大派驻融水挂职干部、融水县委常委袁源,融水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何培源,副校长赵光兵,高一(1)班班主任梁学礼以及西工大教育实验学院团委书记王蓉出席活动。

图为实践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队正式建立与融水中学高一(1)班的“1名大学生结对5名高中生”长效结对帮扶机制,该机制以“学业指导 + 生涯规划 + 资源对接”为核心,依托西工大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为苗乡学子提供从学科答疑到高校认知的全周期支持。

图为实践队与班级结对帮扶

图为实践队员为同学答疑解惑

在航天科普环节,实践队员通过可回收火箭、嫦娥六号等案例分享,结合3D 打印三航钥匙扣互动,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探索兴趣;推广普通话活动中,师生以“方言+普通话”对比朗诵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规范语言的交流价值。

图为实践队开展航天科普

图为实践队进行推广普通话

最具感染力的高校宣讲环节,实践队队长从学校实力、校园环境等方面讲解西工大,通过歼-20总设计师校友故事、水上图书馆等特色介绍,点燃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宣讲结束后,结对小组立即开展 “面对面答疑”,学生围绕“高中学习方法”“大学生活” “航天动力原理”等话题,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知识,大家踊跃提问,实践队员现场建立线上联络群,确立“每周固定答疑 + 阶段性主题交流”的长期互动机制。在未来的交流中,队员们将持续关注同学们的动态,并力所能及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答疑解惑。

图为实践队介绍西工大

在结对实践环节,大学生与高中生共同完成水火箭制作发射。期间队员们讲述了水火箭的结构设计与发射原理。待火箭成型,同学们纷纷拿起马克笔,在筒身写下“考入理想高校”等对未来的期许。随后,各小组轮流发射水火箭。随着倒数结束,水火箭尾部骤然喷射出强劲水柱,带着同学们的梦想冲向蓝天,现场也爆发出的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同学制作水火箭

图为水火箭制作完成后的合照

图为同学们放飞水火箭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队与班级同学合照

此次活动为融水中学搭建了链接优质高校资源的重要平台。未来,融水中学将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以“荣誉结对帮扶站”为载体,持续深化与西工大在学科指导、研学活动、生涯规划等领域的合作,让苗乡学子在高校资源的赋能下,更好地成长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栋梁之材。

文字:易子锋 蒋昊轩

图片:薛弘德 王蓉

审核:王蓉 范翔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易子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易子锋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4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