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即“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2025年7月7日至7月13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乡梦文旅团”突击队聚焦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屿见农场发展需求,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重点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品牌塑造、产业延伸等精准措施,为屿见农场及当地脆藕产业注入新动能,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一、专业团队介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乡梦文旅团”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由3位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和10位跨专业学生组成,秉持“学以致用、服务三农”的理念,紧扣“百千万工程”关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聚焦乡村文旅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致力于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实操方案,彰显高校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二、农场调研介绍
1、访谈农场主黄嘉华
突击队通过访谈农场主、开展问卷调查等多方式深入了解到农场主作为返乡创业的优秀青年代表的个人事迹,以及对农场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工作进行打造了必要条件。
2、农场实地考察调研
陶河镇地处粤东地区,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尤以“陶河脆藕”闻名——其肉质脆嫩、清甜多汁,是当地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承载着传承的种植技艺。屿见农场作为陶河镇重要的农业实践基地,不仅拥有规模化的脆藕种植区,更毗邻当地民俗非遗文化富集地,具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
在研学实践板块,突击队充分挖掘农场自然生态与农耕文化资源,将脆藕种植、非遗体验等元素深度融合,精心设计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研学方案。研学方案涵盖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感知等环节,既突出了陶河脆藕的生长特性与营养价值,又融入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旨在为小朋友及亲子群体提供沉浸式的乡村研学体验,进一步拓展农场的文旅功能。
三、实践目的与计划安排
突击队本次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赋能屿见农场脆藕产业、研学等多领域发展,进一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发展。在带来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社会效益,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成效。
突击队为扎实推进工作,先对屿见农场全面展开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农场多方面情况,重点梳理核心特色农产品与当地文化发展情况。之后与陶河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王方成队长以及农场负责人黄嘉华进行深入地沟通交流,精准对接需求,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方案。
突击队按照实践任务主要分为三大行动组,策划、设计、宣传三组彼此之间分工合作。策划组统筹规划活动中的大小事务,主要负责前期和后期工作以及设计研学方案等。设计组主要负责打造相关文创产品以及墙绘等工作,宣传组主要负责全程拍摄,后期剪辑等工作。队员们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也互帮互助,打出了默契的配合战。
四、以实践书写乡村振兴
突击队队员们为丰富本次三下乡活动的实践精神,全体队员亲力亲为,积极参与了莲花池的修建与设计工作。团队结合美学原理与网红经济特点,对莲花池进行了匠心规划,着力将其打造为集观赏、打卡、休憩于一体的特色景观节点。升级后的莲花池不仅提升了农场的整体颜值,更有望成为区域内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为农场聚集人气。
畅通民生路,荷香绕新城
队员们上阵助力物资搬运等前期工作的准备,为莲花池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架起便捷桥,绽放生态美
队员们重点搭建景观桥和物料运输通道,保障便捷性。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用环保材料、保护土壤、构建水生生态系统,还做好周边环境防护。相信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看到汗水结成的果实,美丽的网红打卡点--莲花池将映入眼帘。
莲花池改建照
五、构建长效化赋能机制
在产业创新方面,突击队依托农场脆藕、荷叶等核心资源,深入探索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路径,以脆藕汁、荷叶汁为原料,创新调配出多种绿色无添加饮品。这些新品类打破了传统脆藕饮品的单一形态,既保留了食材的天然营养,又通过口味创新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有效提升了脆藕饮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场拓展了新的营收增长点。
文创产品展示
小组讨论照片
此次实践中,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乡梦文旅团突击队以屿见农场为锚点,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实践举措,不仅直接服务了农场的发展,更有力带动了陶河脆藕经济的辐射延伸,推动脆藕文化经济向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贡献了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图为突击队与农场主黄嘉华合影照
图为突击队与团县委书记合影照
未来,突击队将继续秉持服务乡村发展的初心,深化合作联系,持续跟进项目成效,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三下乡心得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突击队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意义——乡村振兴不是一个落于纸上的抽象概念,而是需要用专业知识精准对接需求的具体行动。
修建莲花池、设计IP形象,调试饮品配方、拍摄宣传片等等,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队员们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队员们谈到,在与农场主的交流中,更直观感受到乡村需要发展的迫切性,也更加理解自身作为高校学子应如何以专业专长服务乡村、服务人民。
团队分工协作是实践成功的关键。“不同专业的同学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有同学专门负责 IP 的打造以及包装设计,力求从品牌形象上寻求创新突破;有同学专注于规划科学合理且富有吸引力的研学方案,丰富实践中的教育意义;一部分同学则致力于研发特色饮品,为实践增添独特的产品亮点;另一部分同学投身于宣传片的制作,以生动直观的方式传播实践成果。这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协作让队员们看到了‘1+1>2’的力量。”
此次实践,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乡梦文旅团”突击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百千万工程”要求,通过文旅融合、品牌赋能、产业创新,为屿见农场及陶河脆藕产业发展插上翅膀。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踪成果落地情况,深化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年智慧与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韬婷 马俊辉 陈乐洲 信斯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俊辉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