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许灿阳)清晨的安阳市人民公园,细密的雨丝织成薄幕,湖边的长椅、凉亭的角落、草坪的空地上,处处是休憩嬉戏的身影。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一沓沓反诈宣传单穿梭其间,让防骗知识随着湿润的空气,融入每个角落的日常里。
“大哥,湖边风凉,看看这个?都是身边常碰到的骗局。”志愿者小卢走到湖边长椅旁,给正望着湖面发呆的叔叔递上传单。叔叔接过传单,指尖划过“网络刷单诈骗”的案例,笑着说:“前阵子同事就栽过这个,说‘刷两单就能赚奶茶钱’,结果本金都没回来,这上面写的‘小利诱惑是陷阱’,太实在了。”
▲图为志愿者在给叔叔讲解识别诈骗套路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灿阳供图
路边停着辆小车,车窗半开着,一位小姐姐正低头刷手机。志愿者放缓脚步走过去,轻轻敲了敲车窗:“您好,打扰啦,这是反诈宣传单,上面‘网络购物诈骗’的套路,平时网购多的话可以留意下。”小姐姐抬起头,接过传单翻看,指着“陌生链接别点”的提示说:“确实得注意!上次闺蜜就差点被‘快递丢失理赔’的链接骗了,还好反应快没点。”
▲图为志愿者在给路人讲解识别诈骗套路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灿阳供图
凉亭外,几位买菜路过的叔叔阿姨正避雨闲聊,志愿者递过一叠传单:“叔叔阿姨,分着看看,里面‘保健品骗局’‘冒充亲人借钱’的案例,都是咱们长辈容易碰到的。”阿姨们立刻凑在一起讨论:“这不就是上周张婶说的‘免费体检骗买药’吗?”你一言我一语,雨幕里的传单成了最应景的“聊天素材”。
草坪上,几个孩子正挥着羽毛球拍来回跑动,白色的羽毛球在雨雾中跃动。志愿者瞅准他们捡球的间隙,拿着印着卡通图案的传单走过去:“小朋友们,休息时来看看这个呀,上面的小漫画讲的是怎么对付骗子哦。
▲图为志愿者在给小朋友讲解识别诈骗套路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灿阳供图
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传单上“骗子伪装成游戏好友要账号”“陌生人给零食要拒绝”的画面,让他们看得入神。有个小男孩举着球拍说:“我知道!上次有人在游戏里说送皮肤,要把账号给他,我没给!”旁边的小伙伴也跟着点头:“老师也教过,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要陌生人的东西。”志愿者笑着竖起大拇指:“大家都是防骗小能手!记住哦,不管对方说什么好听的,只要提钱、要密码,就一定是骗子。”话音刚落,有人喊了声“开球啦”,孩子们又笑着跑向球场,传单被小心地折好塞进衣兜,像揣着一份小小的“防骗秘籍”。
凉亭里,刚才接过传单的叔叔阿姨们还在讨论,有位阿姨指着“中奖骗局”的板块问:“那要是真中了奖,该咋分辨啊?”志愿者赶紧解释:“正规中奖不会让先交‘手续费’,就像咱们买菜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让先掏钱的,肯定是骗子。”
雨渐渐小了,志愿者又给刚买完饭过来的大爷递水:“大爷,喝口水歇会儿,传单上的‘国家反诈APP’,让家里孩子帮忙装上,能自动拦诈骗电话呢。”大爷笑着点头:“好!回去就让我孙子弄,你们这宣传,比广播里说的明白多了。”
▲图为志愿者在给过路大爷讲解识别诈骗套路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灿阳供图
雨停时,志愿者们手里的传单已所剩无几,湖边的叔叔把传单折好放进外套口袋,小车里的小姐姐用手机拍下“举报诈骗电话”的号码,草坪上的孩子举着传单跟妈妈“汇报”学到的知识。这场微雨里的宣传,没有轰轰烈烈,却让“防骗”的意识,像雨后的青草一样,悄悄在每个人心里扎了根。
一张传单或许轻薄,但当它带着青年学子的耐心讲解,走进湖边、凉亭、草坪的每个日常场景,就成了串联起全民反诈的细小链条。安阳工学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责任,让“防骗”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智慧。未来,这些带着温度的传单,还会走进更多街巷角落,用青春力量守护每一份平凡的安稳。
▲图为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灿阳供图
▲图为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许灿阳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灿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灿阳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