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工循码,七彩微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西安市未央区凤凰城社区,以“学科辅导+多元实践”的创新模式,为6-14岁青少年打造了一场集知识普及、科学探索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暑期成长营。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实验工坊、安全教育等环节,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助力国家科技教育战略落地,展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团队开展动员仪式合影伍浩仁 廖佳慧供图
破冰互动:自画像接力拉近心灵距离
开营仪式上,“自画像接力”游戏成为破冰关键。孩子们在3分钟内完成自画像后,通过传递画纸为他人作品添加创意元素。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引发阵阵欢笑,志愿者总结道:“孩子们的画作中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令人惊喜的默契,这就是友谊的萌芽。”活动迅速消除了陌生感,为后续实践营造了温馨氛围。
图为实践团队与孩子们在开营仪式上互动吴文婧供图
科学工坊:实验点燃探索热情
在科学实验工坊,“彩虹杯密度塔”与“气球火箭”实验让孩子们直呼“过瘾”。通过动手操作,他们直观理解了密度分层原理与反冲力知识。团队还为孩子们颁发“创意小达人”“安全小卫士”等趣味奖状,并赠送活动照片与纪念品。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谢谢哥哥姐姐,我以后想当科学家!”质朴的话语让志愿者倍感温暖。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气球火箭和彩虹杯魏宇轩 王子渊供图
语文嘉年华:在游戏中感受文化魅力
志愿者化身“小导师”,带领孩子们开启语文探索之旅。趣味成语接龙中,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传递成语,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深化了对成语的理解;诗词拼图赛环节,志愿者以古诗意境视频导入,孩子们分组完成“拼诗+背诵”挑战,并在志愿者赏析中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传统文化种子悄然播撒。图为实践团队与孩子们进行成语接龙史欣雨 王建国供图
安全教育:筑牢成长防护网
针对青少年安全需求,团队精心策划了防火、防欺凌、防溺水及网络安全教育。通过播放《2025年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片》等视频,结合真实案例解析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志愿者还以互动问答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强调“守护安全需从遵守法律、践行公德做起”。活动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学会了识别危险信号”“掌握了自救方法”。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溺水知识翟佳文 高凯乐供图
作业辅导:个性化指导夯实学业基础
每日固定时段,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作业辅导,耐心解答数学、语文等学科难题,并设计拓展练习巩固知识。一名家长感慨:“孩子不仅完成了作业,还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样的实践太有意义了!”
图为志愿者辅导小朋友完成课外作业杨航 王锐供图
串珠创意工坊:穿珠引线间的创意启蒙
志愿者展示多风格手链样品,以“夏日清新”等主题引导设计,孩子们争相提出“做星星串珠送妈妈”等创意。讲解弹力线用法并示范串珠技巧后,孩子们用彩珠创作“海洋主题”“公主风”等手链,志愿者巡回解决串珠松散等问题。展示时腕间饰品化作“糖果梦境”“彩珠童话”,在分享中点亮创意火花。
图为小朋友进行专注串珠的场景刘凯玉 张妍供图
趣味手工:一针一线里的生活课堂
进行“布艺裁缝”活动时,当志愿者拿出彩色不织布和缝针材料,孩子们立刻眼睛发亮,争先恐后报出想做的苹果、桃子、葡萄、太阳花、小熊等造型。志愿者示范穿线缝合技法时,手持苹果模板讲解“穿线要像系鞋带般对齐打结”,指导画形时提醒“轻描水果轮廓才清晰”。裁剪环节,“葡萄叶子要剪成锯齿状”的建议声不断,填充棉花时孩子们比拼谁的“水果”更饱满,还有人用亮片点缀出葡萄的“露珠”。在果香四溢的创意中掌握了裁剪、缝合等生活技能。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工裁缝作品高海娜 韩诗佳供图
光影课堂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活动以观看皮克斯动画《头脑特工队2》开启。孩子们沉浸在主人公莱莉“脑内世界”的奇妙冒险中,跟随“乐乐”、“忧忧”、“怒怒”、“厌厌”、“怕怕”五个核心情绪角色,直观地感受不同情绪的表现与作用。观影过程中,志愿者适时引导讨论,帮助孩子们识别画面中的情绪表达,理解每种情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点燃了探索内心世界的兴趣。
图为孩子们观看《头脑特工队2》 兰江 孔盈盈供图
巧手建模塑内心:指尖点缀内心情绪
观影激发的灵感在手工环节得以释放。孩子们运用彩色橡皮泥和牙签,动手制作专属的“情绪小人”立体模型。在志愿者指导下,他们安全搭建骨架,精心选择颜色(如黄色塑“乐乐”,蓝色捏“忧忧”),通过捏、塑、点缀,赋予每个小人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独特造型。抽象的内心情绪,在孩子们指尖转化为生动可触的立体形象。
图为志愿者指导孩子泥塑建模 高麒翔 覃建超供图
守护童心结营礼:七彩回忆向未来
社区工作人员、实践队代表分别致辞,肯定孩子们的进步,寄语未来,鼓励他们保持好奇与热爱;给每个孩子发 “成长纪念卡”,写下专属鼓励话语,既是闭营总结,也为孩子假期成长画上美好句点,开启新成长篇章 。
图为七彩假期“儿童实践营”闭营仪式 张向杰 牛程程供图
双向成长:高校与社区共绘育人新篇
此次实践是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教育的生动实践。学院将计算机知识融入社区活动,填补了基层科技教育资源缺口,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了提升专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社合作,让更多孩子在‘七彩微光’中点亮科学梦想。”
本次活动覆盖凤凰城社区几十名余名青少年,获家长与社区高度评价。西安工业大学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成长,教育传递温暖”的实践理念,为新时代青少年教育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供稿:张向杰,廖佳慧,牛程程,指导老师:于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廖佳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廖佳慧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