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攀枝花学院“寻抗战红迹,铸青春担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四川省泸州市护国战争纪念馆,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抗战精神的深刻之旅。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奋进,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助力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实际行动。
踏入历史殿堂,感受护国烽火
护国战争纪念馆坐落于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棉花坡社区紫护路116号,原址为始建于清咸丰二年的陶家大院,是护国运动文化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踏入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仿佛将同学们带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馆内藏品丰富,护国战争和棉花坡战役时的作战沙盘、蔡锷和朱德生平资料,以及枪、水壶、衣服、草鞋等物品整齐陈列,还有护国岩铭刻和纳溪人民支援护国战争的影像资料,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学们驻足在每一件展品前,仔细端详,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崇敬。
聆听历史回响,感悟先辈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生动地讲述了护国战争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蔡锷将军等爱国人士在云南发起护国战争,泸州纳溪的棉花坡战役是其中的关键一战。在这场战役中,护国军将士们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抵御了数倍于己的敌军进攻,为护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某团队成员感慨地说:“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齐鸣的场景,感受到了护国军将士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和传承。”
交流互动探讨,深化历史认知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与纪念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同学们积极提问,就护国战争的历史细节、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等问题与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分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研究心得,让同学们对护国战争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带队老师周老师表示:“此次参观护国战争纪念馆,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通过与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交流,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此次泸州护国战争纪念馆之行,让攀枝花学院的学子们深受触动。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护国军将士们的英勇精神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带队老师谭老师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护国军将士们为榜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同时,我们也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寻抗战红迹,铸青春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攀枝花学院的学子们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过程中,接受了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陈卓)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