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农业大学“商都古今,晓晓解码”实践团队开展系列文化探寻活动,深入挖掘非遗传承魅力,感受新旧文化碰撞活力,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崭新动能,在商都郑州书写文化传承生动篇章。
指尖技艺传匠心,非遗美学绽芳华
在河南省非遗美学馆,团队开启沉浸式非遗体验。泥塑的细腻纹理、剪纸的灵动线条,在传承人手把手指导下,成员们触摸历史温度。揉泥塑形时感知匠心凝聚,裁剪镂空间体悟文化厚重,传统技艺的精巧构思与深厚内涵,随指尖操作徐徐铺展 。踏入嫘祖蚕桑文化园,蚕桑文化溯源之旅启幕。成员穿梭养殖区与工坊,见证蚕宝宝“破茧成蝶”,学习缫丝织绸技艺。从蚕茧到丝绸的蜕变,既是工艺展示,更是嫘祖蚕桑文化千年传承的生动注脚。古老文化借现代视角重焕生机,助力非遗在新时代传播延续 。
光影流转诉千年,沉浸探索诉文明
走进河南博物馆,实践团队沿历史脉络开启文化探索之旅。展厅内氛围静谧,展柜中文物在灯光映照下更显古朴庄重,团队成员凝神驻足,细致观摩青铜器、玉器等展品,感受文物承载的千年文明,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
轩辕故里寻根脉 华夏同宗聚凝心
在新郑黄帝故里研学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与文化体验,追溯华夏文明起源。在黄帝像前,成员们庄严肃立行三鞠躬礼,于古朴氛围中感受“同根同祖同源”的民族凝聚力。“天地玄黄,东方曙光,人文始祖,薪火永昌”,据景区介绍,黄帝故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大典,已成为海内外华人情感凝聚的重要文化平台,彰显黄帝文化作为民族认同符号的深远意义。
新旧碰撞焕活力,工业遗迹赋新能
团队走访二砂文创园与油画厂,见证工业遗迹“新生”。二砂文创园由老旧工厂改造,斑驳遗迹承载城市记忆。成员用镜头定格建筑风貌,采访“厂二代”创业者,聆听老工厂在创新创业中重拾活力的故事。油画厂则以艺术为媒,展现郑州特色、传播城市文化,旧厂房里,历史与现代碰撞交融,催生出创新火花 。
非遗汤香承匠心 公园绿意续城忆
清晨的龙子湖老字号胡辣汤店中,在雾气氤氲的灶台前,成员们观察学习师傅们的舀汤技巧,了解洗面筋、熬制高汤等传统工序,并发现了食客多搭配油饼、油馍头食用。“辣而不燥的胡椒香气,入口暖意融融”的饮食体验,展现中原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
当日郑州时晴时雨,紫荆山公园内仍有不少市民休闲交流。成群白鸽与盎然绿意构成宁静图景,团队成员采访了解到公园历史沿革,其东园的生态景观与人文底蕴让成员们感受到自然与城市记忆的融合。
从非遗传承,到根脉追寻,再到新旧碰撞激活活力,最后回归郑州烟火文化的留存记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交织共荣,“商都古今,晓院解码”实践团队以行动诠释文化担当,让商都文化传承之路愈发清晰、富有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