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为深化文化润疆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塔里木大学“三下乡”传文润疆南团队走进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乡古勒巴格村,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讲与普通话推广活动。活动通过生词讲解、情景对话、听力互动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形式,为当地村民带来一堂贴近生活的语言文化课程。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进行普通话宣讲(依力哈木·艾合买提  摄)

活动伊始,团队主讲人以村民日常居房为切入点,对比古勒巴格村村民从土坯房搬进砖瓦房的生活变迁,让村民感受“住上坚固又舒适的房子”这一朴素愿望在当代的实现。在普通话教学环节,团队以“家电怎么说”为主题展开互动。志愿者播放对比视频:左屏是古丽汗大妈用搓衣板捶打衣服的老影像,右屏是她现在用洗衣机的场景。“以前说‘洗衣服’就是‘用手搓’,现在多了个词——‘洗衣机’。”主讲人举着生词卡领读:“xǐ yī jī,洗衣机。”村民阿依古丽·麦麦提抢着说:“我家洗衣机每天转两次,以前妈妈从早洗到晚的话,现在用普通话讲就是‘洗衣机停了,衣服洗好了’!”团队成员则顺势教大家练习故障报修用语:“爸爸正在修电视机”“洗衣机不转了”等日常用句。

                 图为志愿者与村民进行问答互动   (古丽妮尕尔·艾日肯   摄)

活动尾声,团队精心设计了贴近村民生活的课后练习环节。在词语搭配练习中,村民们通过“新盖的房子”“一台洗衣机”等题目,将所学词汇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归类选择题中,“电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与“拖拉机”的明确区分,不仅强化了词汇记忆,更引导村民梳理现代家居生活的概念体系。

图为志愿者与当地村民合影  (古丽妮尕尔·艾日肯  摄)

此次活动以村民日常使用物品为载体,将普通话推广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既让语言学习贴近日常,更让文化传承可触可感。塔里木大学“传文润疆南团队”以青春之力践行文化润疆使命,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说:“一字一句普通话,连接的是传统与未来,我们要让语言之桥在边疆大地越筑越牢。”

正如村民艾合买提·吐尔逊在活动结束时的感慨:“以前觉得普通话是书本里的知识,现在才知道,它就藏在我喊孙子‘快来看电视’的日常里。”合影中,志愿者与村民们身后的安居房墙上,“文化润疆 语言先行”的标语在余晖中闪耀。塔里木大学“传文润疆南团队”以“接地气”的实践证明:当普通话推广与边疆群众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语言便成为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桥梁,让文化自信在每一个房间里生根发芽。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发杰 王浩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发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