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劳动教育中锤炼青年品格,7月5日清晨,华东交通大学“火车头”世纪英才2班与心桥先锋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奔赴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开展了一场浸润泥土气息的农耕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深入田间地头,以躬身实践体悟农耕艰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农田拔秧

晨光熹微中,队员们已在田垄集结待命。当地经验丰富的农户俯身细致示范,耐心传授拔秧、抛秧技艺。赤足踏入冰凉泥泞,汗水浸透衣衫,队员们目光专注,一丝不苟地模仿每一个动作细节。任凭泥点沾身,无人中途停歇,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脚下扎实的泥土印记。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水田里抛秧

当天气温高达35℃,闷热难当。队员们连续劳作三小时,全程投入拔秧、分株、抛秧等环节。一株株秧苗被精准抛入水田,在骄阳下挺立成行。汗滴不断落入泥土,年轻的身影在广袤田野间构筑起一道奋斗风景线。他们专注而高效地劳作,切实为当地农户分担了繁重的农活压力。

带队班主任郑歆鹏老师在活动中表示:“组织青年学子走向田野,正是为了让他们在泥土的芬芳与劳作的汗水中,真切领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劳动教育是培根铸魂的关键一课,期望以此引导青年在触摸乡土中国中厚植家国情怀,这正是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所在。”

此次东山村农耕实践,不仅是一次农耕技能的习得,更是一堂无声的国情思政课。华交青年以沾满泥浆的双手书写担当,将“火车头”精神播撒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用青春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深刻内涵。

▲图为实践队队员农耕结束后的合照

(撰稿:卢开芬、何慧平、辛冉玥、吴梦华、刘瑞熙;图片:罗珺怡、汪智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汶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汶恒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