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近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青囊“普慧”实践团(原青囊智行团)走进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流芳豆香小镇,聚焦“一老一小”,推出“普慧”青苗、“普慧”花甲等、“普慧”韶光系列产品,创建“推普+”特色课程,将国家通用语言的魅力播撒在田间地头,切实提升小镇居民生活质量与从业水平。
推普+研学之行:慧开青囊
实践团首站抵达充满活力的流芳青年村。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采访当地知名企业家、农技人才,聆听他们依托特色产业带动乡亲致富、建设“豆香小镇”的奋斗故事,深刻理解“小镇病”的破解之道在于人才与信息的畅通,而普通话正是这沟通的桥梁。访谈结束,实践团成员躬身助农搭豆架,蔬果大棚实地考察,在汗水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乡村发展的脉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交流
推普+非遗之美:石磨飞旋
汗水未干,实践团又投身磨豆浆体验。实践团成员围聚古朴石磨,认真观察阿婆的娴熟示范。成员们分组协作:一人屏息“喂料”,精准控制豆水比;另一人倾力“推磨”,汗水浸湿鬓角。沉甸磨盘在合力下吱呀转动,洁白豆乳流淌,辛劳尽化收获喜悦。滤袋轻捏,细腻浆液淅沥滴落。看着亲手磨制的醇香豆浆,大家笑容洋溢。在随后的“推普+汉语之美”童声绕梁及桑榆拾趣行动中,与老人儿童分享石磨飞旋的经验和喜悦,将普通话与快乐交融的种子植入心田,为小镇振兴播种希望。
图为实践团制作豆浆
推普+汉语之美:童声绕梁
实践团精心组织了“普慧”青苗系列趣味活动。趣味对抗赛中,孩子们用普通话复述方言指令,动作与语言交织,笑声朗朗;摄影接力赛上,他们奔跑传递摄影术语,字正腔圆地解说,智慧与活力迸发。孩子们开动脑筋竞风采,在妙语连珠中感受语言魅力。随后,孩子们与实践团携手共绘推普画报、“环保心声”墙,画笔挥洒间推普意识深植;慧猜灯谜赢踩彩球,古诗吟诵中细纠发音;科学探秘趣无穷,“色彩接力”、“气球变变变”实验激发好奇,普通话自然流淌于观察描述之间……
图为实践团向儿童推广普通话
推普+绘梦之心:桑榆拾趣
转至流芳乡敬老院,实践团奉上“普慧”花甲系列专属关怀活动。面对“字色之声”挑战,蓝字写“红”,爷爷奶奶凝神细辨趣应答“蓝色”,笑声与思考交织,寓教于乐显精神;情境再现,生活有方,模拟“问路”、“买菜”场景,志愿者耐心引导搭戏台,老人勇敢秀“普”解日常,体会语言便利;妙笔丹青,扇解人意,成员们与老人结对执笔绘团扇,彩绘吉祥图案,笑语盈盈话家常;艾香袅袅,孝暖身心, 成员们轻握艾锤送安康,为老人捶背放松;非遗技艺传温情,艾香伴着关怀沁人心脾……温情在手间与普通话中传递。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推广普通话
推普+历史之红:红歌嘹亮
当“七一”的钟声再次敲响,实践团成员紧锣密鼓“话”担当。他们直播助力美泉莹,公益带货显担当;他们在“推普”的足迹中,手持国旗与孩子们齐声歌唱,童音清澈饱含深情;与老人携手共唱《歌唱祖国》,桑榆晚晴心向党,普通话凝聚了共同的心声。晚会高潮迭起,五校同台献礼建党104周年。青囊“普慧”实践团以《红船,从南湖起航》诵红色初心,《舞动青春》展青年、儿童风彩;齐声合唱《如愿》清澈真挚。
图为实践团与儿童合唱《歌唱祖国》
此次流芳之行,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囊“普慧”实践团以普通话为舟,载着文化的温度与青春的担当,驶入童心,温暖桑榆。字色声声,方言雅译,艾香缕缕,团扇轻摇,皆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根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土中,扎得更深,花开更盛。
撰文|糜迪郭筱妍
图片|封可馨 陈 好
审核|杨波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糜迪 郭筱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糜迪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