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刘超旭)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一场以“我为祖国守边关”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兵团第五师双河市火热开展。活动于7月启动,持续至8月中旬,多所大学的青年学子将陆续奔赴这片满是故事与担当的土地,用青春守护边关,以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塞上青禾”社会实践团由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13名优秀学生组成,围绕“卫国戍边兵团行”专项中“我为祖国守边关”主题的“三下乡”活动,于7月5日至10日在第五师双河市开展实践。青年学子们先后前往81团、90团、84团、89团开展实践活动,他们以脚步丈量边疆热土,用专业服务基层群众,在实践锻炼中深刻体悟并生动诠释着兵团精神的时代内涵。
实践团师生在81团警务站与护边民兵共同巡边,体验“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坚守;在田间地头,师生们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难题,延续着兵团人“科技兴农”的传统。
在90团阿拉山口警务站,两地青年共同聆听“红星老三班”的戍边故事,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互动中深化情谊。
老军垦战士与当地牧民向实践团学子讲述往昔:“当年我们靠一把坎土曼、一顶破草帽,在戈壁滩开出万亩良田。”实践团的学生在日记中感慨,老军垦用青春诠释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是当代人应传承的宝贵财富。
在实践团的走访中,89团农户与铁门关师生亲切交流,分享生产生活经验。师市老兵和农户还为实践团备下兵团特色“团圆饭”。72岁牧民动情道:“见铁门关年轻人来交流,像见自家孩子回家。”实践团师生深受感动,表态要将这份情谊化为推动两地交流的动力。
第二师铁门关市带队教师吴奕涵表示:“这次在第五师双河市的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深刻体会到两个师市血脉相连的情谊。我们将把这份情谊带回去,推动两地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锻炼,更是五师与二师深化合作的新起点。相信在两地共同努力下,定能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超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超旭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