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青藤”绘彩乡村实践团)七月的风掠过街巷,吹醒了传统与青春的对话。“青藤”绘彩乡村实践团带着对非遗文化的热忱,走进社区,在这个盛夏为少年们打开了一扇触摸千年技艺的窗,而少年们也为实践团成员们带来了一场英歌舞的视觉盛宴。当漂漆的彩纹在扇面绽放,当英歌舞的鼓点震落暮色,属于新时代的非遗传承故事,正以最鲜活的姿态展开。

指尖流淌的非遗密码

7月10日,队伍受到西新街道办的邀请,前往社区为鼎越英歌队的同学开展漆艺体验活动。上午八点半,队员们带着物资提前抵达课室,做好活动前期准备工作。漆艺体验活动在上午九点正式拉开了序幕,随着志愿者对漆艺文化的讲解,同学们眼里满是对课程的期待。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讲解漆扇历史

在对漆艺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认识后,实操环节正式开始。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排队,先挑选出心仪的扇子与颜料,再将颜料缓缓倒入水中,用木棍轻轻搅开。随后,把扇子浸入水中,一把带着奇异花纹的漆扇便初具雏形。同学们充分发挥奇思妙想,通过自主选色、创作,最终亲手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漆扇。

图为小朋友们制作的漆扇作品

在等待漆扇晾干时,队员与孩子们一起合唱了《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悠扬的歌声在空气中轻轻流淌,孩子们清澈的童声裹着淡淡的诗意,和着微风里未散的漆香,把等待的时光晕染在稚嫩的童声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合照鼓点节奏的文化心跳

下午一点半,视频组成员来到鼎越英歌馆拍摄英歌舞的宣传片素材,馆内的小队员们正为今晚的演出做准备,有的正在细细勾勒脸谱轮廓,有的正在互相整理着装。上妆完毕后,他们随小队员们一同前往青龙古庙,静待演出开场。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英歌舞宣传片过程

图为鼎越英歌馆表演人员上妆过程

锣鼓声骤然响起,英歌舞表演正式拉开帷幕。小队员们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在棒槌与锣鼓的铿锵交响中,视频组成员专注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瞬间,将这些画面定格在镜头里。镜头所记录的,不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更是传统非遗与青春活力的奇妙碰撞,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深深烙下了属于青春的独特印记。

图为鼎越英歌队在青龙古庙表演过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钟晓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钟晓怡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