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乔木荫夏”研究生暑期实践团队再度启程,第九次奔赴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开启为期8天的公益支教活动。
“乔木荫夏”暑期实践团队由12名来自南师外院的研究生志愿者组成,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38名留守少年儿童量身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他们用耐心细致的教导和温暖真诚的陪伴,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其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获得了家长和街道的一致赞誉。
图为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本次教学活动以“预习+复习+练习”三位一体教学法为主线,因材施教、精准辅导。志愿者们根据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自主编排课程内容与练习题目。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开展写作训练;数学教学运用典型例题与分步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英语课程更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专业优势,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发音问题,专门设计了系统的音标教学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强化学生语音基础,提升英语发音的标准度和流利度。
图为志愿者在英语课上进行英文字母教学
为引导新时代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今年“乔木荫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思想教育、文化传承与心理健康有机融合,打造三大专题教育课程,以多元形式助力少年儿童厚植家国情怀,传承文化薪火,守护心灵成长。
团队深挖南京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金陵红韵润心田”主题课堂。课堂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共读雨花英烈遗书、观摩渡江战役纪实影像、诵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真实与感动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孩子们踊跃登台背诵、分享体会,稚嫩的声音中传递着坚定的信念。
图为学生上台背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依托外语专业优势,实践团队开设“用外语讲好南京故事”双语文化课堂,从南京非遗项目着手,教授英文表达、开展主题演讲,带领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与语言魅力。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心晴伴成长”主题教育中,团队结合生动案例解析、说“真心话”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表达心声,掌握压力管理的方法。
图为学生分享自己舒缓压力的方式
闭幕仪式上,师生共同观看了特别制作的纪念视频《微光如炬,共赴山海》,回顾了支教过程中的温暖瞬间,师生互赠的真诚寄语让全场为之动容。孩子们用清澈的童声演绎了诗歌朗诵《小梦想大世界》与《诗词中国》,或朝气蓬勃,或古韵悠扬,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风貌。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唱响《微微》,“微微晨光点亮这喧嚣世界”的歌声中,饱含着彼此最真挚的情感。最后,“乔木荫夏”团队为全体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优秀营员”称号。
图为闭营仪式上师生合唱《微微》
“乔木荫夏”团队自2017年首赴横梁开展支教活动,2019年获正式授牌,迄今已连续九年开展公益支教。团队始终坚持“爱心成就梦想,拓展学生视野”的办队理念,探索可持续的项目化支教模式。本次活动惠及当地小学至初中七个年级38名留守儿童,实施学科授课20余场,组织学业指导30余课时,举办主题教育活动3场。活动虽已落幕,但陪伴未曾终止。志愿者将在假期继续为孩子们义务开展英语辅导,“乔木荫夏”团队的爱心仍在延续。
图为 “乔木荫夏”团队全体成员与指导老师马尧、横梁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刘荣平的合影。 九载坚守,初心不改,团队专业的教学水准与扎实的教育成效,赢得横梁街道的高度认可。未来,“乔木荫夏”团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以支教之光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之路!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盛双竹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使用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盛双竹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