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非遗文化在社会中的发展与保护,进一步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25年7月4日,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大余县黄龙镇大里村老彭大余纯手工烫皮工坊中,探访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余烫皮。
▲图为体验非遗烫皮制作大合照
大余烫皮作为赣南客家饮食文化的名片,历史可追溯至唐末,由南迁的客家人结合当地食材创制而成,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不仅是客家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更承载着赣南游子浓厚的乡愁记忆。来自大余县的彭师傅,制作大余烫皮已有十余年了,对烫皮的制作工艺、历史文化颇为了解。实践队员们在彭师傅的指导下,从泡米、磨浆学起,亲手将米浆摊入簸箕、上锅蒸制,感受着“一浆一蒸”中蕴含的匠心。“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藏着老祖宗的讲究,比如蒸制的火候,都直接影响着烫皮的口感。”实践队员在体验制作过程后感慨道。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烫皮蒸制、晾晒过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道非遗美食,让传统技艺在镜头前鲜活起来,实践队员们联合工坊老板开展直播,针对烫皮原料、制作工艺、不同的做法、成品口感及其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直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观看人数迅速突破1300人,点赞量高达3.5万。同时,实践队员们耐心解答观众们的心中之疑,并与观众们积极互动。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让烫皮记忆传承有了新路径,真正实现了从指尖技艺到心间认同的跨越。
▲图为烫皮传统工艺直播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近距离触摸了非遗文化的温度,更通过现代化、年轻化的传播方式,让大余烫皮这一客家传统美食“活”了起来。实践队员们表示:“我们希望用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持续讲述非遗故事,让这些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撰文 |黎旺奇
图片 |黎旺奇 陈昌华
审核 |徐力勇 丁能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黎旺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旺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