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缪君豪、吕思思)在广袤的海洋上,远洋渔民长期与波涛为伴、以星辰为友,其膳食营养补给现状却存在供给难、营养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2025年7月7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远洋船员膳食营养健康服务队”前往舟山远洋码头深入远洋船员群体针对他们的膳食营养健康进行调研,并进行健康营养知识宣讲。

▲图为远洋船员膳食营养健康服务队成员合影。

码头见闻:钢铁巨轮下的“饮食困境”

在指导老师张志刚的带领下,团队走进舟山的远洋码头。远处停泊的远洋渔船在万里奔袭之后安安静静地停靠在码头旁,锈迹斑斑的钢铁外壳在咸涩海风中泛着冷光,显示着它刚刚经历过一段沧桑的征程。

▲图为停泊在码头的欧亚1号远洋渔船。通讯员 潘昱衡 摄

同学们踏着狭窄的铁板走上这艘钢铁巨兽,双腿落于甲板,便猛觉得身子一沉,木质的地板随着队员的步伐也跟着起伏,当进入船舱之时,低矮的入口也让同学吃到了一点苦头。入内与船员围坐畅谈,还向不同岗位、不同出海时长的船员系统发放问卷,了解远洋渔民出海过程中的膳食保障情况。

▲图为队员杜卓杰采访渔船厨师长。通讯员 潘昱衡 摄

“住的地方比想象中更挤。”一位队员在调研日志里写道。船员卧室多为紧凑舱室,几张上下铺勉强容纳船员,过道仅够侧身通行。有限空间里,生活用品随意摆放,透着船员生活的质朴。这里是他们漫长航期中短暂休憩的港湾,简陋条件下既承载着对家的思念,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远洋工作的艰辛。一张空床上,一个空空的泡沫箱里填满了黑色的土,虽然没有种出任何一个菜苗,但也能看到船员们在枯燥无味的大海里,对新鲜叶菜的渴望。

▲图为空床上的泡沫种菜箱。队员 杜卓杰 摄

厨房空间虽然狭小,但承载了一船人的伙食保障。蒸箱、炒锅、案板各类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受储存条件限制,新鲜食材难以久存,尤其是新鲜叶菜、水果。船员们虽想在有限食材里“变花样”,但单调的菜品和重复的烹饪方式,让“吃好”且“有营养”变成了一种奢望。

▲图为队员潘昱衡采访船上的二副。通讯员 张友浩 摄

深谈背后:被海浪隔开的“营养难题”

“平时会按时吃营养补充剂吗?”“有没有经常牙龈出血?”当队员们抛出这些问题时,船员们的回答让人心头一沉。长期出海的船员们,几乎都面临营养素摄入失衡的问题:

·新鲜果蔬匮乏,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严重不足,不少人出现牙龈出血、便秘、皮炎等症状;

·优质蛋白依赖冷冻肉类,反复解冻让营养流失大半,口感也大打折扣;

·日复一日的单调饮食,不仅消磨食欲,更让体力跟不上高强度的远洋作业。

“有时候捞鱼要连续干十几个小时,全靠吃主食和肉撑着。”一位年轻船员坦言。更让人担忧的是,船员们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不知道如何搭配营养保障身体健康;而万里之外的艰苦工作环境,不便的补给和食物存储条件,让这个问题成了这个行业最普遍的现象。

继续行动:用“营养之火”照亮远航路

每一次和船员的深谈、每一回看到船员的膳食条件,都在心里刻下更清晰的答案:改善远洋渔民膳食健康,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托举船员福祉、稳住行业根基的必须。

远洋渔民膳食营养健康服务队不会止步于看见问题。接下来,团队走访远洋渔业企业配套物资配给单位,了解远洋渔民出海后的物资补给情况,全面了解远洋渔民的膳食供应现状。团队将根据远洋船舶物资配给数据,运用专业知识解析船员营养配给情况,为远洋渔民膳食健康难题的解决提供专业理论支持,努力推动更多人关注这群在国家健康管理战略背景下不应该被遗忘的一批人,用专业的、有温度的“营养之火”照亮远洋渔民的健康远航路。

▲图为队员杜卓杰、潘昱衡在欧亚一号船前合影。通讯员 张友浩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缪君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缪君豪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4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