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电子学院“青禾伴晚晴 桑榆安居行”基层服务践行团深入吴中区临湖镇东吴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将适老化理念、技术和服务精准“下沉”至乡村,为当地老人带来温暖与安心。
科普课堂筑牢“防护网”
6月23日,东吴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内气氛热烈。面对早早守候在桌前的老人,团队精心准备了两场“护老”讲座。首场聚焦反诈,系统揭露了养老诈骗的四大典型陷阱及保健品购买的八大常见套路,切实提升了老人们的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紧随其后,一场适老化改造科普深入浅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农村居家安全隐患、实用改造方案、政府补贴政策及案例剖析六个维度,清晰阐明为老旧住房加装扶手、改造防滑设施、拓宽通道等改造的紧迫性——这直接关乎老人日常安全、便利与生活尊严。
村情调研把准“需求脉”
次日,团队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展实地调研。穿行于廉政文化园与海棠红幸福里,一幅村庄图景逐渐清晰:东吴村拥有约3000人口,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400位。负责人对村民分布与村镇布局的详细介绍,为后续服务提供了精准的社区画像。
入户服务架起“安心桥”
6月25日,团队深入高龄老人家中。他们特别关注独居与行动不便群体,分组开展“问卷+访谈”式深度调研,细致收集老年人在行动、如厕及夜间防跌倒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同时,团队成员对居住环境进行安全评估,重点排查地面防滑、扶手缺失及照明不足等隐患,并现场提供基础改造建议。通过推广防滑垫、助行器及智能监测设备等适老产品,有效提升了村民家庭的适老化意识。
此次“青禾伴晚晴”行动,是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家缩小城乡养老差距、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号召的生动实践。学生们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以赤诚之心守护“夕阳红”。点滴适老改造的星火,正悄然照亮东吴村老人安全、舒适、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图景。通信电子学院表示,将持续推动技术适老与服务下乡,让城乡养老的“温度”同步提升。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子昂 陈璟锐 王悦 陈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子昂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