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大学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丽水学院 “工” 益先锋 —— 科技助老乡村服务践行团,先后赴遂昌县湖山乡、莲都区凤鸣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以 “科技赋能助老,服务扎根基层” 为主题,通过免费维修小家电、智能手机教学、拍摄纪念照等精准化服务,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生活难题,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湖山乡的清晨:修修补补里的真情

6 月 30 日清晨,湖山乡 党群服务中心早早聚集了前来求助的村民,实践队队员们迅速搭建服务点,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在小家电维修区,负责人侯欣怡仔细登记每一件故障家电的信息,详细询问使用情况;技术骨干吴博文、何鸿晨手持螺丝刀、万用表等工具,对电饭煲、电风扇、台灯等小家电进行检测维修,零件拆解、线路排查、元件更换等操作娴熟规范,当天便修复家电 30 余件。“这台电风扇坏了半个月,本想扔了,没想到你们一下子就修好了,真是帮了大忙!” 村民王大爷接过转动的风扇,连连称赞。图为志愿者合力修复家电

针对农村老人智能手机使用率低、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实践队专门设立 “银龄课堂”,由邓宇鹏带领团队成员开展一对一教学。从解锁屏幕、拨打电话等基础操作,到微信视频、网上缴费等实用功能,再到防诈骗知识普及,队员们耐心讲解,确保老人听得懂、学得会。72 岁的李奶奶在队员指导下,成功与外地务工的孙子进行视频通话,激动地说:“以前只会打电话,现在能看着娃说话,真好!”图为向老人讲解如何网购

拍照服务则成为活动的 “暖心亮点”。在负责人胡以可的统筹下,阎子杰、刘俊宏等队员携带设备,为老人拍摄肖像照。实践队还特意准备了印有长城、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的背景幕布,满足老人 “看看外面世界” 的心愿。“这辈子没出过远门,能站在天安门前拍张照,太有意义了!” 看到照片的张奶奶说。图为志愿者为老人拍照

凤鸣村的小路:穿梭身影里的牵挂

7 月 3 日,实践队转战凤鸣村,结合前期服务经验优化流程:增设 “家电维修登记” 环节,减少老人排队等待时间;安排方奕宁等机动队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取送家电服务。图为家电维修的登记

活动期间,安全员赵新雨全程值守,严格检查用电设备、规范线路布置,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保障服务安全有序进行。队员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走访村民,记录农村老人生活现状与服务需求,为后续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收集第一手资料。一周内,实践队累计服务村民 200 余人次,足迹遍布多村街巷,成为乡间一道流动的 “青春风景线”。图为在遂昌县湖山乡的合照图为在莲都区凤鸣村的合照

实践的归途:螺丝刀下的担当

此次 “三下乡” 活动是丽水学院深化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实践队通过技能服务与情感关怀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农村老人 “修不好、用不来、留不住” 的实际难题,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沟通桥梁。队员们在服务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感悟成长,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农村老年群体需求,把实践所得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力,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让科技助老的温暖之光照亮更多乡村角落。

撰文 | 何冰冰 朱警宇

图片 | 阎子杰 刘俊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何冰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冰冰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