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任和)7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智能建造与环境学院社会实践团前往陕西铜川陈炉古镇开展耀州窑瓷文化实践活动,深入探寻耀州窑瓷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
活动首站来到有“东方古瓷镇”之称的陈炉古镇。这座延续千年制瓷业的古镇,至今仍保留着“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独特风貌。这里制瓷历史千年未断,古窑址依山而建,传统制瓷工序在此延续。学生们跟随制瓷传承人童师傅,依次了解练泥、拉坯、施釉、烧制等环节。从瓷土到成型器皿,再经柴窑高温变为青釉成品,“十窑九不成”的不易,让学生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有了直观认知。随后的刻花工艺体验环节,学生们亲自动手,在尝试中体会到这一技艺对力度、角度把控的严苛,感受耀州窑瓷装饰艺术的精巧。
7月8日转至铜川博物馆,耀州窑专题展厅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唐代黑釉瓷、宋代青釉刻花瓷、金元酱釉瓷,串联起耀州窑的发展历程。宋代青釉刻花倒装壶凭借巧妙结构与莹润釉色,吸引学生们驻足研究。博物馆讲解员结合实物,讲解耀州窑在原料选用、装烧技术上的创新,像首创的“裹足支烧”工艺,解决器物底部无釉难题,其工艺智慧让学生们对古人技艺创新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器型与纹饰,学生们发现耀州窑瓷兼具北方粗犷与南方雅致,明晰其成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的原因。
活动期间,学生们观察着古窑址的布局、瓷器的细微特征,记录下工艺步骤与讲解内容。在交流探讨中,大家围绕所见所闻,分享对耀州窑瓷文化的理解,从制瓷技艺的传承,谈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体现。
此次耀州窑瓷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式接触传统瓷文化。从陈炉古镇的活态传承场景,到铜川博物馆的系统历史呈现,学生们深入了解耀州窑瓷的前世今生。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探寻,更促使学生们思考如何在当代传承与创新这类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延续注入青年思考与力量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瓷韵薪传”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王勇飞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