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医学院 “锦绣溯流光,苗潮创新生” 实践个人走进凯里市绣里淘非遗集市,开展 “锦绣溯流光,苗潮创新生” 调研活动,与苗绣非遗传承人潘玉珍女士深入交流,探寻苗绣历史脉络,聆听传承人坚守与创新故事。

▲图为实践成员与潘玉珍女士交流场景

潘玉珍讲述苗绣历史:从服饰密码到文化传承

“潘奶奶,苗绣在过去漫长岁月里,是怎样在苗家人生活中传承的呀?” 在集市的苗绣展示区,小组成员带着对苗绣历史的好奇,向潘玉珍女士请教。潘玉珍女士缓缓讲述,从苗绣最初作为苗族同胞记录生活、传递情感的载体,在服饰、祭祀等场景里的运用,到先辈们口传心授、代代延续的传承模式,把苗绣背后的历史渊源细细道来,成员们仿佛穿梭回往昔,见证苗绣在岁月中萌芽生长。

在交流中,潘玉珍女士提到,过去苗绣多围绕传统纹样与技法,随着时代发展,她也在思考如何让苗绣 “潮” 起来。她分享了自己将苗绣元素融入现代服装、家居用品、装饰等受到年轻人喜爱时,坚持传统文化的实用性的理念。实践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与创新融合的魅力,也明白这是苗绣传承的新路径。

▲图为潘玉珍女士展示苗绣经典作品。

▲图为潘玉珍女士展示苗绣经典作品"蝴蝶妈妈"

潘玉珍女士缓缓讲述,苗绣起源可追溯至千年前,苗族先民辗转迁徙,把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对祖先的崇敬,化作针线语言。早期苗绣依附于服饰,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以红、黑、白等主色,用几何纹、动植物纹记录族群记忆—— 比如涡纹象征江河,八角花代表星辰,蝴蝶妈妈被视为“人类的始祖”,服饰上的绣片就是一部 “穿在身上的史书” 。过去苗绣传承靠家族内女性代代相传,从少女学绣开始,一针一线打磨技艺,把生活智慧与文化基因缝进绣品。

▲图为潘玉珍女士讲述苗绣设计理念。

▲图为潘玉珍讲述不同绣片所代表的民族习俗。

▲图为潘玉珍女士与实践成员穿着经典苗绣服饰合照。

坚守与展望:让苗绣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苗绣是我们苗族的文化根脉,我这一辈子就想让更多人懂它、爱它。现在年轻人愿意参与,我就教,还得跟着他们想法创新,让苗绣在新时代活出‘精气神’!”潘玉珍女士质朴的话语,让小组成员深知传承不仅是技艺传递,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实践成员崔冉冉表示:“这次与潘老师交流,让青年触摸到苗绣的历史温度与创新活力。后续青年会用新媒体等方式,把苗绣故事、传承精神传播出去,助力苗绣‘潮’向更广天地!”

撰文|崔冉冉

图片|崔冉冉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崔冉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冉冉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