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党委书记丁忠成在铁肩膀文化展馆合照

为贯彻落实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心理建设,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在柯朝颖、钱桃英、刘彩霞、冷江四位老师的带领下,于2025年6月30日奔赴瑞昌市桂林街道瀼溪河社区,为瑞昌市乡村地区提供全面的心理服务与多元支持。

深植“铁肩膀”精神,筑牢服务根基

图为志愿服务队在社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铁肩膀文化展馆

抵达当日,志愿服务队迅速与社区负责人党委书记丁忠成对接,细化活动安排。在当地工作人员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铁肩膀文化展馆,深刻领悟瑞昌“担当实干、开拓创新、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铁肩膀”精神内核。这股源自乡土的力量,极大鼓舞了队员服务基层、奉献乡村的决心。

探秘非遗瑰宝,厚植文化自信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儿童一同参观瑞昌博物馆

图为志愿服务队组织幼儿开展非遗剪纸活动

图为社区儿童展示剪纸作品合照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聚焦乡村文化振兴,致力于推广非遗传承。与孩子们一同走进瑞昌博物馆。这里是瑞昌青铜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更是瑞昌竹编、剪纸等非遗技艺的展示窗口:看商代中期铜岭铜矿遗址,见证“华夏青铜之源” 的厚重,观瑞昌竹编展品,感受传承2500余年竹编技艺的精巧。队员们配合讲解员,以趣味互动引导孩子们探秘,从青铜的雄浑到竹编的灵巧,再到剪纸的鲜活,这些家乡文化符号,深深触动大家,让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在互动中萌发,悄然滋养着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暖心相伴老幼,真情传递关怀

图为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医护人员为老人进行体检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探访困难老人与留守儿童

服务队还迅速投入助老扶幼实践中,协助社区医护人员为老人体检,细心搀扶行动不便者,耐心解读体检报告。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探访小组,深入困难老人家中,围坐倾听老人讲述往事,记录生活所需,用温暖话语驱散孤独,换来老人幸福的笑容。在留守儿童家中,队员们以朋友身份分享校园趣事,关切询问学习状况。当听到孩子们渴望书籍、期盼团聚的心愿,队员们一一记录并鼓励他们乐观追梦,在幼小心田播撒希望的种子。这些深入心灵的探访,为困难老人送去慰藉,为留守儿童构筑心理韧性,彰显了志愿服务在社区心理建设中的温度与价值。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参与活动的社区成员在瑞昌市博物馆合影

此次“三下乡”活动,以“心手相连·筑梦乡间”为引领,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将心理支持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从汲取“铁肩膀”精神的奋进力量,到以非遗文化搭建心灵桥梁;从专业助力乡村心理健康,到用青春温暖守护“一老一小”,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他们以文化自信筑牢儿童成长根基,用爱心责任为社区老幼撑起一片充满文化温度与心灵关怀的天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心”动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连敏 胡可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可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