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冯国俊) 2025年7月1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果乐回收”陈皮果肉环保管家实践团,前往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陈皮国家现代产业园及江门市双碳实验室,开展主题学习与调研活动,通过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化产业认知,探索陈皮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突击队赴会城街道团工委调研

当天上午,实践团首先走进陈皮国家现代产业园。新会农业农村局赵生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带领师生参观新会陈皮文化与产业博览中心,围绕新会陈皮产业的六大管理理念和七个维度,详细讲解了陈皮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规划。他介绍,新会人通过独特的种植、加工、仓储等技术,让陈皮在生命周期中充分吸收当地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滋养,形成了自然活性的品质特性。而新会柑与陈皮文化已融入当地生活,成为地域符号和联结华人华侨的乡愁纽带。

突击队前往陈皮村进行调研

随后突击队成员前往陈皮村进行调研。陈皮村作为新会陈皮产业的核心区域,是陈皮交易、特色餐饮、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也是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示范区及核心发展项目。调研期间,突击队成员向陈皮商户发放调查问卷并在与商户们亲切交谈中了解到新会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新会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造就了新会陈皮独一无二的品质。同时,突击队成员向商户们介绍了本团队制作的回收平台的使用方法后,得到了响应的支持,表示十分期待回收平台的推广与应用,为乡村带来多元化收入,拉动新会陈皮的经济发展。

突击队前往壹合茶叶进行调研

离开陈皮村后,突击队前往壹合茶叶茶行开展调研交流。壹合茶行负责人在了解果乐回收项目后,详细介绍了果肉处理的两个环节:一是将果肉压榨成汁,剩余果核出售给中医药企业用于制药;二是将果肉残渣添加酵母发酵为有机物质,用于农田施肥,或榨干至70%含水量后,作为畜禽饲料送往养殖场。

随后,茶行负责人查看了果乐回收小程序,对其功能表示肯定,并建议进一步完善优化,积极向商家和农户推广。

作为创业经验丰富的退伍军人及茶行经营者,他还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在创业过程中,可探索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合伙制实现团队成员技能互补;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波动与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从而实现个人职业规划与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此次交流为果乐回收项目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突击队成员的创业发展指明方向。为表感谢,突击队成员向壹合茶行负责人递交了感谢信。

突击队前往轩禄号认养基地进行调研

下午,突击队前往叶会长的轩禄号认养基地开展调研。叶会长着重强调,“新会种(子)、新会种(植)、新会陈”是新会陈皮的核心特质。同时,叶先生还分享了判断果树健康状况的方法,如观察叶片是否呈墨绿色、树梢有无新芽萌发等。

此外,他带领突击队成员参观化肥池,并讲解池中主要原料包括柑果肉、红糖粉、生物肥料及AM菌种等。

参观种植地后,叶会长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出身新会柑农家庭,80年代见证父辈运柑销售的艰辛。早年,他曾以柑换车,后来投身新会陈皮经营事业,亲历陈皮产业的发展过程。

经过多年实践,叶会长总结出种苗品质、种植技术、水土条件和树龄长短是影响陈皮品质的关键因素,并凭借这些经验成为轩禄号认养基地的创始人。调研结束之际,叶会长衷心祝愿突击队成员在未来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突击队工作总结会议

工作结束后,突击队师生召开复盘总结会。

指导老师指出,通过与政府、企业的调研后,需深度挖掘本土特色资源,从多维度创新路径、多层次突破瓶颈入手,推动突击队项目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团队负责人提到,要聚焦果农和商户们的实际需求,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果肉回收痛点难点,推动果乐回收项目更精准、更高效地落地见效。


文字 | 肖佳蓥 冯国俊

图片 | 徐欣欣

一审丨李明磊

二审丨周满如

三审丨徐建成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国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国俊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