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里的古瓷纹路到陶艺馆中的指尖温度,从商周青瓷的朴拙到明清彩瓷的绚丽,一场跨越千年的陶瓷文化对话,在华东交通大学世纪英才学校“火车头”暑期社会实践第三分队(下文简称实践队)的探寻中徐徐展开。他们以脚步丈量瓷都土地,以双手感知制瓷匠心,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解码陶瓷文化的传承密码。

一、瓷博馆里学瓷史 千年窑火照初心

7 月 5 日,实践队走进景德镇,通过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体验陶艺制作活动,开启了一场陶瓷文化探寻之旅,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千年瓷都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当天上午,在御窑社区居委主任、党委书记赖昌景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来到中国陶瓷博物馆,跟随讲解员按历史发展顺序参观各展厅。队员们逐一了解了瓷器从商周原始青瓷到明清彩瓷的发展,明晰了不同时期陶瓷的器型特点与工艺演变,理清了陶瓷从实用器物向艺术珍品发展的完整脉络。参观过程中,队员们重点关注陶瓷的制作工艺和实际应用,近距离观察瓷器的胎体厚薄、釉面光泽,探究不同窑口烧制温度对成品的影响。面对展厅里陈列的古代陶瓷生产工具,队员们认真研究其使用方法,探讨其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同时还主动向馆内讲解员咨询现代陶瓷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以及传统制瓷技艺的传承现状。

实践队队员学习了解传统陶瓷制作工艺

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员带领下了解陶瓷发展史

二、艺馆中亲实践 青春创意续瓷魂

下午,实践队队员走进景德镇 “不一样” 陶艺馆,深度体验陶瓷魅力。在这里,队员们与陶艺馆主人、非遗传承人伍华先生展开深入交流。伍华先生深耕陶瓷领域多年,深谙陶瓷制作的各项技艺,不仅向队员们详解了陶瓷制作的基本流程,还分享了自己开设陶艺馆、传承手艺的初心,以及对陶瓷文化传承意义的理解。当被问及如何让年轻人爱上老手艺时,伍华先生指着队员们绘制的现代风瓷画表示,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融入年轻人的知识与创意,让陶瓷在新时代 “活” 起来。

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伍华先生学习

在陶艺馆的沉浸式体验中,队员们亲手参与陶瓷制作,以手作感知瓷都底蕴。大家尝试将动漫、山水等现代元素融入瓷画创作,在实践中体会制瓷技艺的精妙,也切身感受到传统技艺与青春创意碰撞出的火花。从构思图案到落笔绘制,再到了解后续烧制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让队员们对陶瓷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团完成实地学习后在陶艺馆门口合影

观古瓷溯千年文脉,承匠心守文化根魂;亲实践融青春创意,续薪火焕时代新辉。此次景德镇之行,让华东交通大学世纪英才学校“火车头”暑期社会实践第三分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系统了解了陶瓷的发展历史与制作工艺,掌握了传统制瓷技艺的关键环节,更明晰了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使命。通过研学结合的方式,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承陶瓷文化既要守护匠人匠心,让千年技艺薪火相传,也要注入青春力量与时代创意,为古老瓷韵赋予新的生命力,让陶瓷文化在代代相守中绽放恒久光彩。

文字 | 赵雨萱 张煦晨

图片 | 赵雨萱 饶舒婷 曾鸿瑞

一审 | 曾鸿瑞

二审 | 汪鑫隆

三审 | 丁远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雨萱 张煦晨 丁远 曾鸿瑞 汪鑫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雨萱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58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