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朱运豪)七月七日,风拂白杨思来路,旗映青春向远方。这个镌刻着民族记忆与奋进力量的日子,注定让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九师白杨市“健康防脂、健糖无癌”基层服务践行团的“三下乡”启程更添深意。今日,青年学子们怀揣医者仁心与赤子热忱,踏着历史的回响走进一六六团团史陈列馆,在红色基因的溯源中开启基层实践之旅,让青春的脚步与民族奋进的脉搏同频共振。
(图片一:团队成员抵达白杨市)
推开陈列馆的大门,仿佛触摸到一段滚烫的岁月。讲解员陈珍老师的声音如清泉流淌,将一六六团从筚路蓝缕的拓荒年代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展板上的图片定格着奋斗的瞬间:是老一辈军垦人挥镐拓荒的坚毅背影,是改革春风里团场产业转型的铿锵足迹,是新时代里军民共绘振兴蓝图的温暖笑颜。玻璃展柜中,锈迹斑斑的军垦犁见证着“向荒原要粮仓”的壮举,泛黄的奖状诉说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崭新的产业规划图则勾勒着“乡村振兴再出发”的憧憬。
(图片二:讲解员陈珍为大家讲解一六六团团史)
队员们屏息凝神,目光在历史与现实间流转。有人在老照片前驻足良久,指尖轻轻划过玻璃,仿佛想透过时光与先辈对话;有人在实物展柜前低声交流,从一件旧工装里读懂“艰苦奋斗”的分量,从一本工作日记中体会“无私奉献”的真谛。当听到团场如今已建成特色养殖基地,医疗教育设施日趋完善时,年轻的脸庞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这是历史的接力,更是青春的答案。
(图片三:队员们认真参观一六六团团史陈列馆)
“以前总听说‘兵团精神’,今天站在这里才真正明白,它不是抽象的口号,是一代代人用双手在戈壁上种出的绿洲,是把他乡当故乡的赤诚。”队长宋思玲的话语道出了众人的心声。这场参观,让“团场”二字从地图上的坐标变成了有温度、有故事的鲜活存在,让“服务基层”从使命召唤化为触手可及的责任担当。
带队老师罗成华的总结为首日活动画上点睛之笔,“从团场历史中汲取的力量,要转化为服务基层的本领;在陈列馆里读懂的初心,要书写在白杨市的田间地头。”老师的话语如号角催征,激励着队员们:既要做健康知识的传播者,用专业守护百姓安康;也要做团场故事的倾听者,用青春记录时代变迁;更要做精神火种的传承者,让奋斗的基因在实践中延续。
(图片四:红色学习之旅圆满结束)
青春的脚步已踏上这片热土。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支年轻的队伍将带着从团史中汲取的养分,在健康宣讲的课堂上传递科学之光,在入户走访的小径上丈量民生温度,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实践中绽放,让医者誓言在服务群众中闪光。
文字:朱运豪
图片:陈珍 朱运豪 米尔古丽
指导老师:罗成华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运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运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