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肖雅丽、米可)2025年7月4日,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青新声”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麻阳的梯田桃园里,此时枝叶正肆意舒展,层层叠叠的绿意下,一颗颗青涩坚实的果实悄然挂满枝头,积蓄着夏日的甜蜜。种植户满维军穿行其间,指尖轻触尚显硬实的幼果,眼神专注——距离那满山金黄的丰收盛景,还有三十个日夜的守候与精心打理。
▲图为调研组成员正在采访满维军。(米可 摄)
从锄头到挖机,荒山变“金库”。满维军的种植之路始于十余年前。最初他靠锄头艰难开垦小块山地,但黄桃诱人的经济效益推动他大步前进:“后来看效益好,利润高,就下决心用挖机改梯田!”传统耕作方式迅速向机械化升级,旋耕机在陡峭山地上高效作业,日开垦面积可达数亩。产业转型带来实打实的收益:黄桃亩产稳定在6000斤左右,去年收购价达每斤5元。
一张尼龙网,掀起绿色革命。面对种植中最棘手的害虫——夜蛾,麻阳桃农摸索出独特解决方案:在黄桃成熟前40天,为整片桃山覆盖特制尼龙防虫网。“虫子飞不进,自然少打药!”满维军介绍,物理隔绝大幅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和浓度,既保障了果品食用安全,也守护了青山绿水。而核心技术远不止于此——科学修剪保障通风透光、精准施肥平衡果树营养,每一颗金黄饱满的桃子背后,都是智慧农技的结晶。“阳光是最好的肥料,阴山的桃子颜色口感都差得远!”
▲图为满维军种的黄桃。(米可 摄)
电商拓宽销路,甜蜜烦恼犹存。随着麻阳黄桃声名远扬,借助电商平台的主动对接与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销售模式,其销售半径已从本地迅速扩展至全国。“电商帮销路,我们直接送货!”满维军对新兴渠道带来的助力充满感激。然而,市场版图的扩大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黄桃的黄金采收期仅短短半月左右,鲜果一旦成熟必须争分夺秒地采摘、分拣并发往全国各地。面对骤然激增的出货量和对时效近乎苛刻的要求,这短暂的窗口期成了巨大的考验。“最怕卖不动——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消化集中上市的庞大产量,确保果农辛苦一年的成果顺利变现,成了种植户们心头共同的焦虑。
▲图为调研结束后合影留念。(吴意 摄)
当谈及乡村振兴,这位朴实的老果农眼中闪着光:“大学生常来宣传,技术、销路都盼着你们帮忙!”从单打独斗到全村兴起种桃热潮,麻阳的黄桃产业正如藤蔓般蓬勃生长。满维军的梦想简单却有力:“把桃子种好,这就是盼头。”金色果实压弯的枝头,正沉甸甸地托起山区振兴的新希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肖雅丽 米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米可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