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程梦洁 陈佳慧)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文化与精神的双重力量。7月4日江西农业大学“稻香润心·科技惠民”实践团在抚州市广昌县,开启了一场融合红色历史溯源、非遗文化探访与地域人文感知的实践之旅,在文化与历史的浸润中厚植青年担当。
实践团首先来到广昌县文化馆。担任讲解的广昌孟戏传承人,以生动的讲述揭开了这门古老艺术的面纱。作为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传统戏曲,广昌孟戏已传承五百余年,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展示的珍贵剧照与婉转唱腔片段,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实践团成员们在 “知” 与 “行” 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同时培养审美、创造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非遗孟戏文化
其次,实践团走进广昌博物馆,在六个特色展厅中深入触摸地域历史脉络。从“广昌古代史展厅”的石器、瓷器串联起的远古记忆,到“广昌革命史展厅”中苏区时期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参观后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了解了广昌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更理解了革命历史对这片土地的深远影响,深化了文化认同感与历史使命感。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广昌的革命历史
最后一站实践团来到了广昌红色群雕园。园区以“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为主题,32组巨大的五角星雕塑与工农红军群像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成员们驻足凝视,深切感悟建国初期革命先辈的无畏付出,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在“红色家书”展区,成员们围读广昌籍烈士符竹庭写给母亲的信:“儿为民族解放,虽死犹荣。”信纸上的字迹虽已模糊,却让成员们眼眶湿润。大家纷纷表示,长征精神跨越时空,始终是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图为 实践团成员在红色群雕园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稻香润心·科技惠民”实践团成员不仅领略了广昌的红色历史与非遗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交织的强大生命力。实践团将以此次探访为契机,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化惠民,让历史智慧与时代精神在实践中绽放新的光彩。
文字 | 陈佳慧 程梦洁 李梦妃 胡婷婷
图片 | 焦柏凯 任朝源 李嵘彬 邵圣博
供稿 |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稻香润心·科技惠民”实践团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程梦洁 陈佳慧 焦柏凯 胡婷婷 任朝源 李梦妃 李嵘彬 邵圣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佳慧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