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7月1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龙吟青春突击队”深入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成功开展非遗艺术美育实践课堂活动。该活动作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通过创新性融合非遗传承与艺术美育,为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对接活动细节 张艺桦摄)

本次活动以“非遗文化调研与艺术美育实践”为核心,突击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所长,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原创艺术课程。

声乐课堂:原创歌曲《舞龙祈福之愿》成为亮点。课程巧妙地将当地传统非遗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创作,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和系统的音乐教学,引导乡村学生深入感悟本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

(声乐课堂教学过程 鲁澳臻摄)

舞蹈课堂:以原创舞蹈作品《赤绸焚霜》为载体,创新性地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舞火龙”的经典元素与现代编舞理念相结合。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不仅提升了艺术表现力,更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舞蹈教学过程 张艺桦摄)

为确保教学实效,团队构建了完善的保障体系:

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精准指导;

(“小班化”教学 鲁澳臻摄)

采用“理论讲解+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化学习效果;

(队员为学员讲解 张艺桦摄)

建立实时动态反馈机制,根据学员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教学方案。

(队员课后收集学员反馈 张艺桦摄)

活动还创新运用“互联网+”传播模式,通过线上直播扩大影响力,吸引了广泛社会关注。直播间内,“这种非遗传承与美育结合的模式很有启发性”、“为乡村文化教育提供了新思路”等积极评价持续刷屏,充分印证了活动的社会价值。

“‘非遗美育课堂’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此次项目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龙吟青春突击队队长鲁澳臻表示。此次活动为当地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系统学习、快乐体验本土非遗艺术”的专属平台。孩子们专注的神态和欢快的笑声,给予了团队巨大的信心和动力。突击队将持续关注学员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确保每一堂课都充满收获与喜悦。

(团队成员合影 张艺桦摄)

这趟联结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激扬青春力量与播撒文化种子的实践之旅,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斗门的沃土上稳健前行,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青春智慧与文化动能。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鲁澳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鲁澳臻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