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赴新途,急救进社区。2025年7月4日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医路暖阳突击队携手广东江门中医药红十字会,走进龙溪社区,将实用的急救技能与贴心的健康知识送到居民身边。通过“理论讲解+实操训练+互动巩固”的模式,队员们以专业与热忱,编织社区安全防护网,让急救知识扎根日常,让青春在服务奉献中闪光。

守护生命“急”先锋:海姆立克急救法

突击队队员们先是开展海姆立克讲解与实操示范,专业且规范的动作,让辖区老人们直观看到正确操作流程。

随后,辖区老人们踊跃上手练习,在模拟人体模型上,反复尝试海姆立克的冲击动作以及包扎的缠绕、固定技巧,突击队队员和红会成员们在旁耐心辅助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大家初步掌握操作要点。

创伤应对有章法:止血包扎技能实操

接着,队员通过PPT展开理论教学,梳理创伤包扎全流程逻辑--从止血重要性、不同伤口判断,到包扎工具选用原则,用清晰图文为老人搭建知识框架,让后续实操有扎实理论支撑。同时,队员们重点展示了常见的三种包扎方法,特别是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和8字包扎法。

理论与示范后,老人们分组开展实操练习。大家拿着绷带,回忆着相应步骤与口诀,认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操作。过程中,有交流“一斜二绕”手法的,有交流如何确保松紧度的,氛围热闹又专注。当成功完成一套包扎流程,老人们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眼神里满是掌握新技能的成就感,这笑容既是对学习成果的肯定,也彰显着此次急救培训的价值。

健康生活伴晚年:防跌倒与痴呆预防科普

突击队队员以PPT为载体,面向辖区老人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系统讲解防跌倒与预防痴呆知识,结合生活场景给予全面健康建议,助力辖区老人提升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生活习惯防跌倒: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

01 聚焦老人防跌倒需求,从行为习惯、运动干预、环境改造三个维度,为老人定制科学防护方案,全方位降低跌倒风险

行为习惯:老人应换下带跟或滑底鞋,选鞋底纹路深度>3mm软底鞋,遵循"三慢一稳"原则,起身、行走、转身动作放缓,避免重心偏移

科学运动:规律进行八段锦、广场舞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下肢力量与平衡感,单腿站立、脚跟脚尖交替行走等建议每日累计练习15分钟

环境改造:在卧室和楼梯可安装感应式夜灯,浴室、厨房等易湿滑区域粘贴橡胶防滑条,清除客厅、走廊杂物并保证通行宽度,卫生间马桶旁和淋浴区加装承重超50kg的不锈钢扶手。

02 预防痴呆:全方位构建健脑网络借多步骤操作提升大脑规划能力,从饮食、运动、认知多维度守护大脑健康

均衡饮食:遵循“彩虹饮食法”,每日摄入深海鱼、坚果、深绿色蔬菜等五类食材,按体重算饮水量并分次饮用。

身心锻炼:广场舞、健步走等有氧运动增加脑血流量、促进海马体神经细胞再生,搭配“手指健脑操”刺激大脑皮层。

认知刺激:鼓励老人学习手机短视频拍摄、葫芦丝演奏等新技能,践行“每月学做一道新菜”。

传统养生强体魄:八段锦互动教学

为将防跌倒科普中的运动建议落到实处,队员们现场带领居民们练习了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伴随着舒缓的音乐,队员们一招一式耐心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与健身功效。老人们积极参与,在柔和连贯的动作中舒展筋骨,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现场氛围轻松而融洽。这不仅是运动的实践,更是将科学防跌倒知识转化为日常行动的重要一步。

趣味互动固认知:“看字说颜色”健脑游戏

知识学习之余,队员们设计了趣味互动游戏——“看字说颜色”。PPT上快速呈现字义与字体颜色错位的汉字(如“红”字用蓝色显示),参与者需迅速说出字的实际颜色。这个游戏有效锻炼了大脑的抑制功能和反应速度。老人们踊跃参与,现场笑声不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认知训练的理念。

总结:专业科普惠民生,青春实践显担当

从关键时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到应对创伤的“止血包扎”,再到提升生活质量的“防跌倒与痴呆预防科普”,以及强身健体的“八段锦”教学,医路暖阳突击队与中医药红十字会的成员们,成功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本次活动不仅切实提升了龙溪社区居民的安全防护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也增强了大家的主动健康管理理念,更展现了江门中医药学子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使命担当。急救与健康的种子已在社区播撒,期待它们在邻里日常中生根发芽,结出平安健康的硕果。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思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思思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7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