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日讯(通讯员 涂静怡 王丹宁)2025年6月25日早晨,晨光温柔地洒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族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砖瓦上,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圆梦计划”团队怀揣着一颗温暖的初心,希望用镜头定格老人们的美好瞬间,用陪伴倾听他们的故事,让岁月沉淀的记忆被看见、被铭记。这不仅是为老人圆一个拍摄艺术照、婚纱照的梦,更是在传递一份跨越时代的敬意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尊重。

图为团队成员与养老院老人及工作人员合影。通讯员 马梓轶 摄

推开福利中心房间的门,郑玄荣爷爷和李顺玉奶奶的身影映入眼帘。96岁的郑玄荣爷爷身姿依旧挺拔,胸前的勋章承载着往昔的荣光;91岁的李顺玉奶奶安静地坐在一旁,眉眼间流淌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柔。阳光透过窗户,为他们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那相视一笑的默契,让岁月的痕迹都变得格外动人。李顺玉奶奶拉着队员的手,回忆起与爷爷的过往:“我们俩是父母介绍认识的,但真正走到一起,是在朝夕相处之后。”

图为抗美援朝老兵郑玄荣爷爷。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1957年,他们在河北喜结连理,携手走过68个春秋,共同养育了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婚后,郑玄荣爷爷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家中的重担全落在了李顺玉奶奶一人肩上。“那时日子苦啊,结婚时只有一盘瓜子、一碗汤。他去打仗,家里就全靠我撑着。”奶奶缓缓诉说着往事,独自抚养儿女的艰辛在她轻柔的话语中化作岁月的坚韧。而郑玄荣爷爷谈及战场岁月,眼中立刻燃起炽热的光芒他挥舞着手臂,声音铿锵有力:“在战场上,敌人敢来,我就敢打!绝不能让他们欺负我们的国家!”一个守护小家,一个捍卫大家,他们用一生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彼此的坚守,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相濡以沫的爱情,让人动容。

图为抗美援朝老兵郑玄荣爷爷与妻子李顺玉奶奶。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图为圆梦计划团队成员采访抗美援朝老兵郑玄荣爷爷。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在另一间房里,战地医生金宝培奶奶静静端坐。1931年,她出生在韩国京畿道西井里。朝鲜战争爆发时,年仅20岁的她,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加入朝鲜人民军义勇军。随后,她和丈夫全泰镐一起投身抗美援朝前线部队医疗队,成为一名护士。战场上,美军飞机的轰炸让局势异常凶险,但金宝培奶奶毫不畏惧。面对受伤严重、痛苦不堪的战士,她没日没夜地照顾,为他们擦拭身体、处理伤口、喂饭喂药。三年间,她从死神手中抢回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生命,荣立三等功。

图为抗美援朝战地医生金宝培奶奶身着军装。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1953年停战,金宝培奶奶随丈夫来到中国长白县,在这里继续投身医疗事业。从乡村卫生院护士到县妇幼保健站医生,她始终坚守岗位,热情服务每一位患者。退休后,她依然活跃在公益一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款捐物,帮助困难家庭,获得了众多荣誉。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无私奉献的篇章。

图为抗美援朝战地医生金宝培奶奶身着朝服。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在拍摄过程中,福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院长亲自帮忙布置拍摄场地,大家齐心协力,为老人们打造出温馨的拍摄环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队为老人们拍摄了艺术照、结婚照,还为几位朝鲜族奶奶拍摄了身着精美朝服的照片。镜头里,老人们的笑容灿烂而真挚,那笑容里,有对过往岁月的释怀,更有对当下幸福的珍惜。

图为朝鲜族老人赵顺弹。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图为朝鲜族老人金粉玉。通讯员 高静 陈帅瑄 摄

此次长白之行,于老人们而言,是圆梦之旅;于圆梦计划团队而言,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郑玄荣爷爷和李顺玉奶奶的爱情与家国大义,金宝培奶奶的无私奉献,都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圆梦计划”不仅是用镜头记录美好,更是用行动传递温暖与敬意。团队将步履不停,让更多老人的故事被倾听,让更多的温暖在岁月长河中静静流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涂静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涂静怡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2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