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4月23日讯(通讯员 孙思瑶 邬诗怡)为弘扬非遗文化、推动传统艺术传承,4月13日上午,盐城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智绘桥梁,青春灯塔”团队走进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社区,举办“淮剧票友大家唱”主题活动。30余名青年志愿者通过“陪伴观赏、知识科普、技艺体验”相结合的形式,与社区居民共同感受淮剧魅力,以实际行动为非遗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信工学子在社区举办“淮剧票友大家唱”主题活动。 孙思瑶 供图

经典选段展演 近距离感受戏曲韵味

当日8时40分,社区活动中心内响起悠扬的淮剧曲调,《莲花庵》《赵五娘》等经典选段依次上演。青年志愿者与居民围坐在一起,近距离欣赏演员们婉转的唱腔和细腻的身段。志愿者们手持相机、手机,认真记录下演出中的精彩瞬间,演员们一颦一笑、一招一式的艺术张力赢得现场观众频频喝彩。

“原来戏曲的服装和动作都有这么多门道!”志愿者鹿桓玮在拍摄间隙感叹道。据了解,活动现场拍摄的素材将用于后续的文化传播,让更多人通过镜头感受淮剧的独特魅力。

互动问答科普 面对面传递戏曲知识

演出间歇,志愿者们分组向居民讲解淮剧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他们结合经典剧目片段,设计了“淮剧知识快问快答”环节,通过趣味互动拉近传统戏曲与大众的距离。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淮剧的起源发展、声腔特点及表演形式,居民们积极参与问答,现场气氛热烈。

交流中,部分居民提出“希望年轻人用新技术让淮剧更‘接地气’”的期待,为志愿者后续探索文化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团队表示,将结合专业优势,尝试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创新传播方式,让淮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图为居民积极参加淮剧知识问答。 孙思瑶 供图

亲身体验技艺 手把手传承非遗魅力

活动特别设置了淮剧体验环节,在非遗爱好者的指导下,青年志愿者们学习基础台步与水袖技法。志愿者于永豪初次尝试甩水袖,虽动作生涩却兴致勃勃:“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需要全身协调发力。”在体验过程中,志愿者们同步采集老票友的经典唱段音频,为传统艺术留存珍贵资料。据悉,这些音频将作为学院非遗保护资料的一部分,用于后续的研究与传播工作。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信工学子学习基础台步与水袖技法。 孙思瑶 供图

八大主题活动 构建多元助老服务体系

据介绍,“智绘桥梁,青春灯塔”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助老养老政策,主动对接社区,发挥高校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科技、红色、文化、体育、音乐、健康、非遗、安全等八大主题活动,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淮剧主题活动是系列文化传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青年学子的参与,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图为盐城师范学院信工学子在社区拍照留影。 孙思瑶 供图

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志愿者们带来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通过创新形式让非遗文化贴近生活,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活动走进社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淮剧票友大家唱”活动是高校与社区联动传承非遗的生动实践。盐城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让青春力量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绽放光彩。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孙思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思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