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30日讯(通讯员 梁维桢)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2月21日至3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朱哲毅、宁可副教授团队的四名研究生施芳、汪程城、李敏薇和周思琪,奔赴吉林省前郭县、东丰县、九台区三个重点农业县,参与为期两周的三省联合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汇聚了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以及吉林农业大学的多方力量,同探究吉林省农村发现状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当地农民生产状况、劳动力结构特点、农机服务应用情况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进度,为农业发展实践积累宝贵资料,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2月21日,调研团队顺利抵达吉林省长春市,分为前后两队,并在吉林农业大学开展前期培训,系统学习各地区农业现状及数据采集流程,为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次日下午,团队马不停蹄地赶赴前郭县的各个乡镇,正式开启调研工作。调研过程中,团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乡镇干部的协助下,调研工作有序开展。当地村委干部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并帮助解决了调研中遇到的语言沟通等问题,确保每份问卷数据真实可靠、每次交流访谈深入有效。在与乡镇干部的交流中,调研团队了解到,黑土地是吉林省宝贵的“金色粮仓”,当地政府为调动农户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从数量保障和质量提升两方面入手,积极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团队成员李敏薇感叹:“只要用对科学技术,既能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又能充分兼顾农业生产,实现粮食数量保障与质量提升的双赢,让吉林省走出一条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周思琪向村书记了解村情

2月份的吉林省正值寒冬,低温、雾霾和雨雪天气给入户调研增加了重重困难。尽管天气条件恶劣,团队成员仍不畏艰辛,努力克服环境因素,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认真开展农户问卷调研,细致询问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收集农户在生产技术应用方面的现实需求。团队成员在访谈中得知,在吉林省的农机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服务主体从大型农机合作社到个体农机户,服务覆盖从传统耕种收到新兴植保、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吉林省在保护性耕作方面,也探索出了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整地为核心的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吉林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部分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难以契合大规模农业生产需求;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时,农民接受度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大,这些都制约着农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基于农户的真实反馈,团队成员深入分析政策实施效果,为后续调研报告的撰写积累了宝贵素材。

图为团队成员施芳询问农民保护性耕作采纳情况明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发现部分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程度不高。为此,团队成员结合农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耐心为农户讲解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价值,帮助农户向绿色化、生态化的生产方式转型,促进耕地保护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团队成员施芳总结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才能真正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在东丰县的合影

历时两周,调研团队深入吉林省3个重点农业县、6个典型乡镇、24个行政村,共计完成了600余份深度调研问卷,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展现了高校学子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情况,助力乡村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梁维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维桢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44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4-08-07
三下乡
2024-07-29
高校资讯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