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以来,一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蒋梦霞、罗紫旖、尹景飞等本科学生组成的亲缘纽带维系团队,奔赴浙江省十一个地级市,开展了以“断亲现象”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此次调研聚焦于当代社会中Z世代青年的“断亲现象”,旨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进而更好地阐释断亲现象的内在逻辑以及背后代表的社会意义,为家庭关系的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图 1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合影
“断亲现象”这一社会学术语描述了由于懒于、疏于或不屑于与亲戚互动和交往,亲戚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走动减少,甚至不再走动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人的断亲现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团队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杭州市,走访了多个社区和家庭,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团队成员发现,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与父母、兄弟姐妹的联系逐渐减少,甚至出现了长期不联系的情况。一位受访者表示:“平时工作太忙,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回家看望父母了。”这种现象在杭州等大城市尤为普遍。
图 2团队成员在杭州市展开调研
同时,部分团队成员前往以家族观念浓厚著称的温州市展开调研。然而,调研结果显示,即便是这样重视亲情的地区,断亲现象也时有发生。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在温州工作的年轻人,他坦言:“虽然心里很牵挂家里的长辈,但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很少有时间回家。”这种现象不仅让老一辈感到孤独,加重了“空巢老人”问题,也使得传统的家族亲缘关系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淡化。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与亲情的平衡,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家族纽带在现代社会中正面临新的挑战。
图 3团队成员在温州市展开调研
在宁波市,调研团队发现,断亲现象不仅存在于代际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疏离。一位受访者坦言:“小时候兄弟姐妹关系很好,但长大后各自成家,联系越来越少,甚至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了矛盾,现在几乎不来往了。”这种现象在多个家庭中都有所体现,反映出家庭内部的情感纽带正在逐渐弱化。
图 4团队成员在宁波市展开调研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断亲现象,团队还走访了金华、绍兴、湖州等地,发现断亲现象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断亲现象多与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快有关;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更多与家庭成员外出务工、长期分离有关。
图 5团队成员在丽水市展开调研
结合对各地断亲现象的调研,研究团队分析认为,“断亲”现象在浙江各地普遍存在,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其成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流动,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求学、工作,地理空间的阻隔使得走亲访友变得困难。其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年轻人可供支配的时间有限,难以兼顾亲情维系。此外,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导致了沟通障碍,进一步加剧了亲情疏离。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研究团队结合问卷和访谈结果,依据数字化技术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家庭、社会缓解断亲现象提供新视角。
最后,研究团队指出,亲情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淡漠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唯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重建亲情纽带,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此次调研,大学生研究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增强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解决断亲现象、促进家庭和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尹景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景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