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活力。麻栗坡县,这座位于云南文山州东南部的小城,凭借其独特的瑶族银饰非遗资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一、非遗银饰:乡村振兴的独特引擎
麻栗坡县的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选材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银饰上的图案和符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瑶族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近年来,麻栗坡县积极推动瑶族银饰非遗产业化发展,将这一古老的技艺转化为推动乡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通过构建 “非遗工坊 + 电商 + 旅游” 的复合经济模式,瑶族银饰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该产业已带动超过 2000 人就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二、非遗工坊: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
在麻栗坡县的垮土村,一座非遗传承基地拔地而起,打造出了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非遗工坊集群。这里不仅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银饰制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设有专业的展示场馆,向游客和参观者展示瑶族银饰的精美作品和悠久历史。工坊集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每年都会培养工匠 200 余人。年轻的学徒们在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下,系统学习瑶族银饰制作技艺,从基础的工艺知识到复杂的实操技巧,从传统技法的传承到创新设计的尝试,逐渐成长为合格的银饰工匠。同时,工坊集群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银饰的制作过程,甚至亲手参与其中,感受传统工艺的乐趣,这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的新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成为麻栗坡瑶族银饰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重要渠道。麻栗坡县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在微店、小红书等热门平台开设非遗线上店铺,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和用户故事营销等创新方式,全方位展示非遗产品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通过电商平台,麻栗坡瑶族银饰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销售范围的全覆盖,还让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了解和购买到正宗的瑶族银饰。电商平台上的互动评价和用户反馈,也为产品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推动了瑶族银饰产业的不断发展。
四、旅游融合:文化与经济的深度互动
麻栗坡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瑶族银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出 “垮土瑶寨一日游” 等特色文旅线路。游客们在欣赏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亲身参与银饰制作体验,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形成 “文化体验 + 消费” 的创新模式。每年定期举办的 “麻栗坡银饰文化节” 更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节日期间,举办银饰展销活动、技艺竞赛和民俗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极大地强化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力,提升了麻栗坡县的文化知名度。据统计,“垮土瑶寨一日游” 线路年接待游客超过 5 万人次,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尽管麻栗坡县瑶族银饰非遗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传承人断层与老龄化非遗的传承关键在于人,但目前麻栗坡县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面临着断层与老龄化问题。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不足,学习周期长、收入低等因素使得他们缺乏投身于银饰制作的动力。据了解,目前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中,年龄较大的占比较高,年轻传承人的数量较少,这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六、应对之策:多方协同共促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麻栗坡县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1. 加强传承人培养
麻栗坡县实施 “师徒制” 传承模式,政府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专项补贴,鼓励他们开设社区课堂,将技艺传授给更多人。同时,积极与高校合作,建立非遗实训基地,定期举办银饰制作培训班,吸引青年人才返乡投身非遗传承事业。例如,李津荣家族三代传承瑶族银饰技艺,政府通过合作社形式给予支持,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艺影响力。
2. 推动创新设计
为了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麻栗坡县举办银饰设计大赛,吸引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参与,将现代设计理念与瑶族银饰文化相结合,为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鼓励工匠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思路和制作工艺,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麻栗坡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非遗传承人奖励机制》《麻栗坡县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政策措施》等,明确非遗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具体扶持细则。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重点投向非遗工坊建设、技艺传承人培养以及创新研发领域。对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实施分级奖励政策,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为非遗产品出口企业给予部分税费减免的优惠待遇,优先将其纳入边境贸易扶持范围。
七、未来展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麻栗坡县瑶族银饰非遗产业化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麻栗坡县将继续坚持以非遗为纽带,充分挖掘和激活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非遗与旅游、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同时,麻栗坡县将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传承人培养和创新设计,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市场,让瑶族银饰这一非遗瑰宝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麻栗坡县将以非遗银饰为引擎,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创新,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树立新的典范。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欣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