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保护非遗”的政策,中国民航大学体育总会”拾遗起航,再绘国潮“实践队队员从天津出发,踏上文化寻根之旅,前往各地探寻家乡文化,唤醒记忆,传承非遗之美。活动以“运动+文化”为核心理念,实践队队员通过实地探访遗址、体验非遗技艺、创新融合非遗,在认识非遗的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推动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促进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致力于让中国非遗文化展现出独特魅力,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文化,

一、 遗址探索:对话千年文明 

- 云南司岗里:实践队员探访佤族创世神话、历史传说、人文风情、思想道德、宗教信仰等佤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沧源崖画,记录岩画中人面纹、狩猎图等符号,解读其承载的原始艺术与历史记忆。它是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是中国崖壁艺术一朵绚丽的奇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图为何俊杰拍摄于云南司岗里

- 江西白鹿洞书院:实践队队员在庐山古建筑群中翻开一部鲜活的史书”白鹿洞书院“,聆听千年前的回响;感受朱熹、陆九渊等大儒“传道授业”的精神;观赏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走入白鹿洞书院,赴一场与先贤的约会,寻回那份遗失在喧嚣中的宁静与智慧。

图为陈以纯摄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 新疆红山塔:实践队队员探访清代地标建筑,红山塔塔身造型简洁而不失庄重,线条流畅优美。青砖历经风雨侵蚀,散发着古朴的气息。200多年来红山塔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了乌鲁木齐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观察塔历经风霜仍屹立不倒的工艺智慧,体会丝路文化交融的历史印记,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图为沙晓芳摄于乌鲁木齐红山塔

  -湖南天心阁:队员通过天心阁一块块斑驳的牌匾与历史无声对话。明嘉靖年间的朱漆已褪成琥珀色,却仍能窥见当年长沙作为军事要塞的凛然气魄。帝王将相、戍边将士、落第书生、贩夫走卒……他们的目光层层叠叠凝固在匾额上,让简单的汉字成了穿越时空的隧道。

图为蔡泓志摄于湖南天心阁

-云南翁丁村:队员来到佤族的重要聚居地,这里已有数百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一。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不仅是佤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和研究。

图为何俊杰摄于云南翁丁村

-广东小马站:队员来到广州古城腹地流水井古城遗址,它位于“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该古城遗址的发掘,进一步明晰了广州古城的发展和变迁,为认识广州古城的结构布局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是广州城市文脉传承赓续的又一生动实例。

图为陈若澜摄于广州小马站

二、技艺体验:传承深刻匠心 

  - 哈萨克族赛马会: 队员来到哈萨克族赛马会的现场。在哈萨克族文化中,赛马会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极为重要且盛大的传统活动,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勇敢精神与对骏马的深厚情感,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赛马会的举行,无疑是对这一文化传统的坚守与弘扬,让后人能够通过这一活动,深刻领略到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追求。

图为于子胥供图

  - 黄土高原上的离石弹唱:队员在黄土高原上欣赏了一场离石弹唱,多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蓝本,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质朴生动,深受百姓喜爱。它的每一段旋律、每一句唱词,都是岁月的沉淀。它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记录着离石地区千百年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每一个音符里,都藏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苦难的坚韧。

图为任禹璇供图

-新疆呼麦:队员在现场欣赏呼麦。那低沉的基音如雄浑大地,沉稳厚重,每一丝震动都似来自灵魂深处,让人心底踏实又安定。而那明亮的泛音,宛如穿越层云洒下的日光,像一阵阵细风,空灵且澄澈,直直地穿透心灵。在这高低音交织中,队员仿佛可以看到广袤无垠的草原,骏马奔腾,牧人高歌;又似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静谧。呼麦带来的不只是听觉盛宴,更像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让人沉浸其中,忘却纷扰,内心满是对这独特艺术的震撼与敬畏。

图为于子胥供图

-星子西河戏:当队员在一台戏落幕时,不禁感慨:“它是一颗藏于江西星子的戏曲明珠,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魅力。它既有古朴的表演风格,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其剧目多弘扬忠、义、廉、孝等传统价值观。”

图为陈以纯摄于江西

-广州一雕一彩一秀:广彩构图紧密、色彩浓艳,工艺复杂需要匠人精湛的技艺和无尽的耐心。广州牙雕以象牙为原材料,运用精细的雕刻技法创作出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充分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韵味。广绣是广州刺绣文化的瑰宝,技艺多样,针法繁复,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是用丝线绘制的画卷,细腻而生动。

图为陈若澜摄于广州永庆访

  -芜湖铁画:原名“铁花”,中国传统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铁画的魅力,仿佛能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那个古老而纯粹的时代。铁画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匠人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图为刘佳祺摄于芜湖

-湖南湘绣:在欣赏湘绣的过程中,队员感叹道:“湘绣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博物馆中展示的湘绣作品,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特别是那些细腻的针法和丰富的色彩运用,充分展现了湘绣艺术的独特魅力。队员惊叹于绣工们的高超技艺和无尽创造力,他们用针线在织物上编织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

图为邓凯旋摄于湖南

-黑龙江冰雕:以冰为材料,运用多种技法制作出各类冰雕作品。这些作品形态各异,晶莹剔透,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璀璨夺目。冰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图为杨凯淇摄于哈尔滨

  -云南手工造纸:它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度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晶。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是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的传统手工技艺,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图为何俊杰摄于云南省

结语:在岁月长河中,非遗文化是散落的珍珠,承载着先辈智慧与民族记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富足的当下,新时代青年更应追寻精神文化的富饶。当古老记忆的传承者在喧嚣时代默默坚守,当传统艺术的旋律在现代浪潮中逐渐微弱,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使命。让实践队员成为非遗文化的追光者,用热爱点亮传承之路,以行动驱散遗忘的阴霾,让这些跨越时空的瑰宝,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让非遗的火种在手中生生不息,照亮未来的文化征途。

 

用脚步丈量大地

用镜头记录故事

用心感受传承

这场奔赴家乡各地的文化之旅

等你来探寻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若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若澜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11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