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3月17日讯(通讯员 许家豪) 文化铭千古,精神传万年。为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总结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中国民航大学福蕴太平实践队队员们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葫芦基地为起点,开启了一场以“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之旅。在实践中队员们深入葫芦种植基地,近距离感受葫芦烙画的独特魅力,并以此为基点,探寻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图一为 福蕴太平社会实践队在天津太平葫芦基地
1月5日,为了了解葫芦基地的发展历程,实践队员们走进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葫芦基地,认真聆听非遗传承人房恩龄女士和徐林成先生讲解葫芦种植技巧和烙画技艺。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从葫芦采摘到烙画创作,队员们亲身参与其中,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碰撞出的火花。
图二为 非遗匠人房恩玲女士展示葫芦烙画过程
“葫芦烙画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房恩龄女士感慨道,“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葫芦文化,感受非遗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图三为 实践队成员体验葫芦烙画过程
除了在天津的实地调研,福蕴太平实践队还分别探寻了青海盘绣、自贡花灯、黑龙江冰雕等非遗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福蕴太平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发展困境,也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队员们认为,非遗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将其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产业链条,才能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队的寒假社会实践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但其对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希望之后能有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到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共同绘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许家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家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