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大学2025“三千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实践团枣庄分队
大学生云报3月16日讯(通讯员 李姝淇 韩雅琪 蒋鸣晨 林璇) 近年来,社会对青少年成长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视,同时AI技术蓬勃发展。为此,2025年1月15日至17日,山东财经大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实践项目枣庄分队以“AI行为关联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心理健康与成长支持”为主题,在枣庄多所中学展开综合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主题讲座等形式,团队深入探究AI技术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困境,冀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实践依据。
AI技术的双刃剑——助力与挑战并存
调研发现,AI工具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显示,适度使用AI可提升创造力与信息处理效率,具体场景有如使用AI进行知识拓展或作业批改。然而,过度依赖则可能导致自主思考能力弱化,部分学生坦言“离开AI后解题第一步都难以迈出”。
图为团队成员在滕州一中东校区辅导同学们填写问卷
团队对比不同学校发现,学业压力较大的高中因手机使用受限,AI探索程度普遍不深;而频繁使用AI的学生中,亦有部分学生仅将其视为“知识搬运工具”,对AI的功能的开发程度较低。对此,团队针对性开展“合理使用AI”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依赖者”转变为“驾驭者”,并举例利用AI辅助兴趣探索和职业规划。
心理健康——被忽视的成长暗礁
在滕州市、薛城区等地的调研中,团队发现高中生面临着多重心理压力——学业焦虑、选科迷茫、他人期待与自我认同的冲突成为三大核心挑战,而得到的相应支持却不足,有学生甚至坦言道,有时倾诉情绪只能求助AI。
图为团队前往滕州市北辛中学调研
这一方面警醒社会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尚不足,呼吁加强学校、家庭等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新时代下AI正以其独特的作用与地位参与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来。
团队在枣庄三中讲座现场与同学们进行现场互动
实践过程中,团队通过“认识自我,拥抱成长”主题讲座、一对一心理访谈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情绪、提升抗压能力,一些同学表示“学会了用科学方法应对负面情绪”。此外,各中学也采取行动,普及心理课程,逐步构建起青少年心理支持的“安全网”。
破局之路——“家校社”协同行动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提出多维解决方案:1.AI教育规范化:学校需开设数字素养课程,引导学生辩证使用AI;2.心理支持常态化:加强心理教师培训,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三方沟通机制;3.社会实践多样化:通过职业体验、兴趣工坊等活动,缓解学业压力,拓宽成长视野。
让成长之路更有光
团队成员与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合影留念
此次寒假调研,团队收集有效问卷百余份,为AI辅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未来,团队将持续追踪AI技术与心理健康的关联动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育策略,助力青少年在数字时代自信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姝淇 韩雅琪 蒋鸣晨 林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