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 徐千策)值此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之际,中国民航大学“语”润乡土,“普”绘华章实践队利用寒假实践深入乡镇一线,以推广普通话为切口,探寻以城乡联合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途径。围绕“知普,推普,强普”,实践队深入乡镇小学开展推普活动,不仅通过上台朗诵的方式让小同学们了解了普通话,更与校长进行了深度交流,完善了与普通话相关的支教教学体系。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以及想要进一步学习普通话的同学,实践队还细心地整理材料,进行家访。通过本次推普实践,普通话真正走进了更多的家庭,助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增长点。

图为实践队与大柏小学余校长的合影

知普:从学习到传播——与普通话相知

2025年2月17日清晨,“语”润乡土,“普”绘华章实践队来到了重庆涪陵义和大柏小学。实践队员及早做了充分准备,经与校长及其他领导进行沟通,双方决定采用朗诵的形式来推广普通话。从切入口到组合文字,从每段字句的语音语调到朗诵整体的整齐有力,从舞台展示的仪容仪表到推普效果的严谨预估……实践队员们的热情点燃了阴雨朦朦的清晨。队员们依次上台,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为小朋友们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推普朗诵。实践队员们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展现了中国民航大学空管青年卓越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台上台下师生的一致好评。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大柏小学进行推普主题诗朗诵

推普:从传播到推广——与普通话相熟

敲定通过支教来将普通话进一步推广后,“语润乡土 普绘华章”实践队在制作教学PPT时,在多个维度探索创新,力求将知识与趣味深度融合。徐千策同学巧妙构思,将民航元素融入教学,以空中交通管制为例,通过生动讲述管制员与飞行员间严谨、精准的指令对话,让孩子们深切领悟标准普通话在关键领域的重要性;闵志翔同学则以趣味引导为核心,以绕口令为切口,生动地进行了展示讲解。课堂之上,孩子们澄澈的眼眸中满溢好奇与热忱,恰似繁星闪烁。这堂课,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普通话学习之路,不仅纠正发音,更点燃热爱,于他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求知与梦想的种子,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

图为实践队队长徐千策为大柏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上课

强普:从推广到深化——与普通话相拥

实践队响应普通话推广号召,来到大柏社区开展推广工作。在余校长的协助下,与一位姓韩的先生预约好时间进行入户访谈。队员们进门先和先生轻松寒暄,随后自然引入普通话推广话题,询问先生日常普通话使用情况和使用场合,先生称外出工作尽量用普通话,回家与邻里则习惯说方言。谈及普通话重要性,先生认为对孩子未来发展和自己工作沟通都很有帮助。队员们趁热打铁,从基础拼音发音到易错字正确读法,耐心细致地讲解普通话知识,还通过有趣例子让先生更易理解。访谈结束后,队员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礼品,并介绍团队运营的、有丰富普通话学习资料的公众号,先生欣然扫码关注。先生对实践队工作表达诚挚感谢与高度认同,这次入户访谈不仅传递了普通话知识,还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为后续推广工作积累了经验,也激励实践队在普通话推广道路上不断前行 。

图为实践队的闵志翔、徐千策同学与韩先生进行普通话主题访谈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要实现文化振兴,第一步便要达成文化认同。交流互鉴是文化认同的基础,语言是沟通交流的载体。中国民航大学“语润乡土,普绘华章”实践队正是要通过推广普通话这一语言来打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大门。取长补短,终致大同。推广普通话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序章,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生命力的力量来源。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徐千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千策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53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