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推动“三下乡”活动在基层的有效开展,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队前往三明将乐县,聚焦林业碳票领域,展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调研实践。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学习,了解林业碳票在乡村的实施现状,为绿色生态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
一、奔赴常口,探秘碳汇林海
“青山入目皆画卷,绿林探幽启新篇 。”实践伊始,实践队成员满怀期待,乘车前往将乐高唐镇常口村。常口村作为绿色发展的典范,其碳汇林建设成果显著。抵达后,队员们迅速与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及熟悉情况的村民会合,开启了对碳汇林的实地考察之旅。在约40分钟的时间里,队员们漫步林间,仔细查看常口村碳汇林的基本情况。从树木的种类分布到生长态势,从林地的土壤状况到周边生态环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同时,队员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和村民关于碳汇林养护措施的介绍,了解到日常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护手段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共工作人员交流
二、求教技术,解锁碳票密码
“科技助力碳核算,虚心求教探真知 。”结束碳汇林的考察后,实践队马不停蹄地来到林业碳票相关监测设备处。在接下来约30分钟的时间里,队员们围绕监测设备,向技术人员请教碳汇量核算及操作方法。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采集方式以及如何通过复杂的算法将森林的各项数据转化为直观的碳汇量。队员们全神贯注,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技术人员一一耐心解答。通过与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队员们对林业碳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碳票背后蕴含的科学技术支撑以及其在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助力乡村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共工作人员交流
三、感悟收获,担当绿色使命
“绿色理念心中植,青春担当展宏图 。”此次对将乐县林业碳票的调研活动,是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两个活动,队员们不仅亲眼目睹了常口村碳汇林的美丽与生机,更深入了解了林业碳票这一创新机制在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绿色生态发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每一个人付诸行动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积极投身到绿色发展的实践中,用所学知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此次调研活动虽然短暂,但队员们在实践中收获的知识与感悟将成为他们未来前行的动力,激励他们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奋进。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碳汇林合影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林小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小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