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宿州1月21日讯(通讯员 张宇 王诗语) 2025年1月15日,安徽财经大学新心向农实践队走进了泗县墩集镇,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在墩集镇团委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启了学习墩集镇乡村振兴的旅途。作为皖北草莓第一镇,墩集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懈努力,推动草莓产业蓬勃发展,助力草莓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不断书写着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篇章。
开放融合 携手共探深潜力
近年来,墩集镇不断推动文化、休闲、旅游等的融合,形成了高效、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业态,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乡村振兴。团队成员来到石梁河村草莓园,在镇团委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了解到墩集镇独特的砂浆粘土含水但不积水,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为草莓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同时,墩集镇建立起“连栋大棚”,携手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进行育苗实验,自主进行育苗,并不断做强种苗,发展脱毒草莓种苗,着力提升莓农种植水平。墩集镇团委负责人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红颜、章姬、白雪公主这几类品种的种植、发展、销售情况。向团队成员展示了草莓产业在墩集镇乡村振兴中表现出的巨大的潜力。
图为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草莓品种。张宇 摄
切实走访 和衷共济振乡村
团队成员做了充分准备后,深入农户大棚进行走访调研,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农户进行深入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对乡村振兴、生态农业的看法和建议。农户们纷纷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出了当前草莓种植所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队员们针对这些问题,认真记录,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在品尝当地的草莓之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很久没有吃到这么甜的草莓了!”听到同学们的夸赞后,农户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图为团队成员在田间进行走访。张宇 摄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草莓长势。张宇 摄
三产融合 合作共谱新发展
而后,在体悟墩集有关乡村振兴的成果方面,团队成员走进了优廉草莓直采仓,在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墩集镇引进安徽斓可等草莓深加工企业,建成草莓电商中心、草莓冷链收储等项目,发展了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新业态,实施了数字农业、智慧物联等新项目,草莓产业步入了三产融合的发展快车道。同时,墩集镇与泗县邮政、泗县农商银行等物流金融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支持关系,为草莓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墩集镇发展培育农资服务、推介销售等新型经营主体50余家,从当地农户中选举“草莓经纪人”,不断优化草莓采摘、分拣包装、物流运输等环节,真正实现了草莓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乡村振兴。
图为直采仓工人向大家展示草莓。张宇 摄
深度会谈 同商共议谋未来
在旅程的最后,墩集镇团委负责人和石梁河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新心向农实践队成员在泗县草莓展示研发交易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石梁河村党总支书记陶继东向团队成员介绍到墩集镇在草莓产业发展中引进了新能源草莓看护房、石梁河村智慧物联项目,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引入,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此外,陶先生还针对团队成员所提出的疑问一一做出解释。墩集镇将坚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抓手,加快推进草莓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争取早日打响墩集草莓“新名片”,让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的墩集镇,草莓产业“莓”力四射,乡村振兴“果”然精彩!
图为当地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图片。张宇 摄
此次“乡村共融绘泗韵,青春赴农共振兴”实践之旅,新心向农实践队成员不仅了解到了墩集镇乡情民情,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锻炼了自我,认识到了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发现自身的局限性,明白唯有脚踏实地,走进基层,将个人创新巧思与乡村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乡村发展、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负责人合照。张宇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诗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诗语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