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至8月25日,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访红色遗迹,扬红色精神”红色足迹寻访团前往了四川省达州市凤凰山红军亭、湖南省浏阳市谭嗣同故居、广东省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景点开展了以“重温红色历史,感悟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应该当自强。一个个红色故事,一处处革命遗址,既浓缩着共同的历史记忆,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求。因此,团队利用暑期之余,走访红色景点、学习革命历史、讲好党的故事,开展“重温红色历史、感悟奋斗精神”红色足迹寻访社会实践。
重走红军之路,体会不屈精神
8月19日,“访红色遗迹,扬红色精神”红色足迹寻访团成员来到了四川省达州市凤凰山红军亭处,从红军亭简介、红军将帅谱、红军名人字画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红军亭第一层正中介绍了红军亭的来历,第二层的红军将帅谱记录了当年达州征战、后来成为共和国将帅的近300人,第三层是为纪念红军名人字画,其中包括了毛泽东为当时红三军军长王维舟写的“忠心耿耿”。亭子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无数红军战士英勇事迹的象征,它提醒成员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在红军亭的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光辉历程,更被其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凤凰山风景区红军亭记前留影。黎汶鑫供图
探访先辈故里,感悟革命历史
“访红色遗迹,扬红色精神”红色足迹寻访团成员于8月21日前往湖南省浏阳市谭嗣同故居,通过实地探访,感受革命先烈对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进入故居,跨过门槛就是前厅,首先,映入成员们眼帘的是前厅正中的一尊谭嗣同头部塑像。塑像中的谭嗣同脸色凝重,紧锁的眉头下的那双眼睛,直视前方,似乎正忧虑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面部表情刚毅,嘴唇紧抿,显示出一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阳刚正气。后面屏风上挂着一副对联:横刀向天,英雄血洒菜市口;坚脊如铁,赤子神飞浏阳河。
在这里,成员们共同回顾了谭嗣同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气概,为了追求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觉醒,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意与感慨。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探访谭嗣同故居。刘艾葳 供图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8月24日上午10点,“访红色遗迹,扬红色精神”红色足迹寻访团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忆苦思甜,追忆先烈。在走访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实践中,成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
在纪念碑前,成员们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们表达敬意。通过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成员们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诗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周新燃 供图
通过现场学习、讨论交流、文化活动等方式,团队成员了解了当前中国加快绘制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的时事热点,并将红色文化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将红色景点和城乡建设相结合,与绿色生态相联系,感受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成员们希望用所学的金融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和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作者:王玉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玉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玉珏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