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马鑫 黄锡璇) 7月13日至23日,中国海洋大学“语你同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简称“实践队”)深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宣城市广德市的多个乡村地区,通过问卷形式开展了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居民对普通话的认知程度、使用习惯及推广需求,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普通话推广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乡村地区地理分散、不同年龄段人群信息化程度不一的现状,实践队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模式。线上,队员们通过社交媒体、乡村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发布电子问卷,方便村民随时随地参与,极大地提高了问卷的覆盖面和回收效率。线下,实践队成员则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发放纸质问卷,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为精准掌握乡村居民对普通话的认识学习、日常使用等情况,实践队成员们精心设计问卷内容,既涵盖了村民的基本信息、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也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意愿、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普通话推广的期望。通过调查研究,成员们发现乡村地区主要使用方言进行沟通,普通话普及程度普遍较低,青少年掌握并使用普通话的比例较高,学校是学习并使用普通话的重要场所。但村民们对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高,学习意愿强烈,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他们希望通过普通话与外界交流,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机遇。

图为实践队成员线下入户收集问卷 黄锡璇摄

在亳州市龙扬镇与城父镇,村民们告诉实成员,他们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接触人员有限,平时都用方言交流,基本不用普通话。村中正在放暑假的学生也表示,他们在学校学习并使用普通话,但回到村里后,由于环境限制,使用普通话的机会并不多,还有人会出现“普通话羞耻症”的心理。

在宣城市广德市邱村镇,村落数量众多且地域分散,甚至各个村落用于交流的方言还各有不同。实践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村里大部分年长的居民鲜少接触普通话。学生们虽然在学校使用普通话上课,但在课下和假期期间,他们仍然习惯使用方言与家人和同伴交流,形成了一种“混用”现象。有些村民并不能感知自己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区别”。然而,如今乡村地区的老年人和村民开始逐渐接触互联网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对于推广学习普通话的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看电视、使用手机时,也会接触到一些普通话教学内容。村民们也希望通过学习普通话,能够更加便捷地操作智能手机,并在外出时能更顺畅地与人交流。 

图为实践队成员线下入户收集问卷 马鑫

在调查过程中,成员不仅负责发放和收集问卷,还积极向村民们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分享学习方法和资源,鼓励村民们克服语言障碍,勇敢开口说普通话,将普通话作为连接城乡、拓宽视野的桥梁。此次调查为实践队成员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普通话推广策略提供重要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做好乡村“推普”的决心。

普通话是国家的通用语言,也是突破方言壁垒、加强城乡连接、促进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实践队成员们表示,将坚持以推广普通话、促进乡村振兴为己任,继续深入乡村,用实际行动推动普通话的普及与应用,为乡村事业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5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4-09-01
三下乡
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