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6日讯(通讯员 吴梦 胡淑睿)2024年7月8日至8月2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赴咸宁市通城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本次实践活动效果突出,在当地居民和学生中产生热烈反响,相继获得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通城县团委特此授予“薪火行动”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

图 1:通城县团委授予“薪火行动”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通城县团委 供图

教学篇:文脉相承,智启童心

在支教活动前期,团队成员认真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从教学基础课到教学特色课,力求精益求精。在语文的课堂里,东坡文化的精神要旨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生动再现,孩子们在支教队员们的带领下跨越时空,与苏轼并肩而行,领略其豁达胸襟与文学魅力。电影赏析课上,队员以爆款短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为引,生动讲述中国文物薄胎玉壶的归国之旅,深入剖析其蕴含的爱国情怀与文化价值,为学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队员们将巴黎奥运会的热情融入课堂,并回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以一曲《北京欢迎你》唱响了民族自豪的最强音。音乐与思想的交融,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国际体育盛事的风采,爱国主义的种子也悄然生根发芽。此外,支教团还定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辅导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正向引导,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图 2:图为团队成员在为孩子们授课。吴梦 供图

生活篇:温情传递,爱在细微

在支教的日子里,队员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守护者。课余时分,队员们常与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乒乓球的跃动、羽毛球的飞翔,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靠近。支教的时光里,家校共育的桥梁也在团队的努力下搭建得更加牢固。他们与家长携手并肩,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当支教接近尾声,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如同夏日里最清凉的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学生吴振在纸上写下:“吴老师,谢谢您不断地纠正我的写字姿势,我会记住您的叮嘱,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一贯说方言的廖博爷爷也用蹩脚的普通话说着:“谢谢老师们的教导,廖博最近在家里很懂事,作业也写得很认真。”

图 3:图为团队成员和孩子们打乒乓球结束后合影。张思文 供图

团队篇:携手同行,共筑梦想

支教活动不仅是个人成长的修行路,更是团队精神的熔炉。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青年学子,因为共同的信念和梦想汇聚在一起。他们集思广益、默契配合。在备课中凝聚智慧,在授课时挥洒汗水。暑期高温炎热,面对孩子们身体不适等突发情况,他们携手应对。这份凝聚力与战斗力,正是“薪火行动”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图 4:图为“薪火行动”团队成员合影。彭译影 供图

据悉,今年是“薪火行动”社会实践队伍连续服务的第12 年。“手捧一团薪火,照亮一方天空。”在未来,“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引领着广大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教育使命,传递爱与温暖,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吴梦 胡淑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梦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2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