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曾奕涛)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和非遗保护精神,响应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行动和“双百行动”的号召,推动潮阳笛套音乐的活态传承,2024年7月17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团前往潮阳区竹音艺术中心开展研学活动。
访谈匠人,赓续文脉
采访过程中,潮阳区笛套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和潮阳区非遗项目笛套大笛制作技艺传承人姚泽勇老师详细介绍了潮阳笛套音乐的发展历史、演奏手法、用途,笛子制作工艺等。其中,他还讲述传承潮阳笛套音乐现如今面临的困境及改善方式,结合新媒体平台以提高潮阳笛套音乐的宣传度是主流,这与团队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承非遗,文创产品助力文旅的想法契合。
图为姚泽勇老师接受实践成员采访 。通讯员 肖锐涛 摄
岭南正声,笛音悠扬
采访过后,姚泽勇老师使用“龙头凤尾”大笛为实践团演奏了一首《柳摇金》,此曲乃是他改编,他说道:“在潮阳笛套音乐的传承中,改良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这首曲子快慢结合而有度,不似一曲一调的曲子,枯燥乏味,让年轻人难以接受。”此曲余音绕梁,通过近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的成员们纷纷被笛声震慑住,潮阳笛套音乐不愧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穿透人心,这更让团队坚定要发挥所长,助力潮阳笛套音乐活态传承,并借助新媒体的科技力量和平台优势为“非遗”赋能。
图为姚泽勇老师吹奏《柳摇金》 。通讯员 区韵琳 摄
倾心指导,传承技艺
姚老师还亲自指导学生学习扬琴,他倾囊相授,耐心地为学生一遍遍讲解、打节奏,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他对潮阳笛套音乐传承的决心。实践团对竹音艺术中心的乐器进行参观了解,欲收集更多的信息向想要学习潮阳笛套音乐的人传递,也为后期的文创文旅设计做准备。拍摄期间,一胡一笛一扬琴,古韵尽显,实践团震撼满满。
图为姚泽勇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扬琴 。通讯员 肖锐涛 摄
始于兴趣,终于坚守
恰逢学生上课,实践团成员与一名学习扬琴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交谈后方知该学生已学习扬琴一年有余,出于兴趣来此学习,竹音艺术中心的不少学生都是带着兴趣来此,姚泽勇老师表示;“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领进门,修行靠坚守。”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交谈 。通讯员 区韵琳 摄
此次研学活动,实践团不仅对潮阳笛套音乐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也将坚守初心、全力以赴,用青春之力助力潮阳笛套音乐活态传承,助力潮阳三瑰宝发展,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潮阳三瑰宝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姚泽勇老师合照 。通讯员 肖锐涛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曾奕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奕涛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