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刘子恒)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挽民族星光,传民族文化”民族团结实践团于7月10日奔赴福建省最大的蒙古族聚居村——泉州市小坝村,开展以“弘扬民族融合之美,共筑团结和谐之基”为主题的民族文化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掘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团抵达小坝村
来到小坝村后,小坝村村委会出惠川书记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首先介绍道:“小坝村坐落于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的西北角,占地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涵盖了8个自然村,总人口达到2608人。这里居住着2112名出氏蒙古族居民,这一数量占福建省蒙古族总人口的90%以上,使得小坝村成为了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蒙古族聚居区。小坝村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大家庭。在这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宝贵的财富,每一种传统都是我们共同的骄傲,我们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民族和谐。大家手挽手、心连心,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小坝村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让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出书记介绍小坝村基本情况
而后,出书记与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了深入交谈。队员陈梦菲问,为何素有“草原雄鹰”、“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蒙古族会在这闽南滨海深山之中繁衍生息?对此,出书记并不意外,还亲自为实践团讲起了小坝村的历史。据出书记介绍,小坝村蒙古出氏家族最早的祖先其实是成吉思汗“四俊”开国元勋之一——木华黎。元末明初时,木华黎后裔纳哈出的次子佛家奴被授职指挥使,入籍福州中卫街十三甲,役边倭。后来,纳哈出的长子察罕因伙同蓝玉谋反而被杀,佛家奴为免受牵连,选择弃职归田,把父姓“纳哈出”去“纳哈”两字分“出”为姓,并以“燕山”为郡号,以示不忘先祖是蒙古族,这便是本族“出”这个姓氏及当地“燕山寺”的由来。后来又经数代,出氏搬到涂岭小坝洪厝坑。自此,便在此地休养生息,繁衍发展。数百年来,出氏族人崇文好学,历史上有多人中举,可谓文人辈出。村中的出氏家庙里,除了门牌高悬“翰林第”牌匾外,大堂屋檐下还悬挂着一块“进士”、一块“解元”和两块“文魁”牌匾。而今年,小坝村又有数名学子高考考出了630分以上的好成绩,足见小坝村的学风优良。听了出书记的介绍,实践团对小坝村的历史由来及民风特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出氏家庙中的“进士”牌匾
在出书记的热情引领下,实践团进一步了解到,近年来,小坝村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全力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通过推出“燕山部落农家乐”、精心打造蒙古族文化体验区,以及举办草地射箭、骑马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显著提升了当地经济效益。这些举措不仅有效传播和交流了民族文化,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为民族共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蒙古民族特色服饰、射箭活动
蒙古民族特色骑马活动
跟随出书记的步伐,实践团一行还有幸见到蒙古文化中的重要标志之一——敖包。据出书记介绍,在蒙古族的传统中,敖包被视为神圣的地方,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敖包往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加强敖包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或教育基地,可以向各族群众展示蒙古族文化,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出书记说道:“敖包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将继续弘扬敖包文化及其所蕴含的团结精神,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蒙古族特色——敖包
此外,实践团成员们还向出书记学习了如何用蒙古语表达“你好”。这一简单却温馨的小活动,不仅拉近了蒙、汉之间的情感,还让实践团体会到了蒙古语的独特韵味,更让他们深切意识到,小坝村的民族融合不仅体现在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上,更深深植根于蒙古族与汉族等各族人民的心灵之中。这种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为小坝村的不断进步与未来发展注入了持久而强大的动力。
实践团学习蒙古语“你好”
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基和血脉,各民族应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通过此次“挽民族星光,传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了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友好共进的重要性,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各民族团结互助,为构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大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小坝村“民族同心”纪念标志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刘子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子恒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